橫坑村(福建南平邵武市桂林鄉橫坑村)

橫坑村位於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桂林鄉境內,是革命老區村,省級生態村,閩江源頭,第十一屆邵武市級先進村。

橫坑村至今還較完整保留明、清時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60多座,均為青磚碧瓦,純一色明清建築,大門和大廳門均以石條為框,門框三圍浮雕松鶴、祥雲。廳內百年壁畫色彩依舊鮮艷,每扇門、窗上雕刻的圖案各不相同,都非常的精巧。 2016年11月,橫坑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橫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級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氣候條件:陽光明媚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名稱由來,政區沿革,政區劃分,人口面積,自然 地理,基礎設施,社會事業,

基本信息

福建南平邵武市桂林鄉橫坑村
橫坑村是革命老區村,省級生態村,閩江源頭,第十一屆邵武市級先進村。橫坑村至今還較完整保留明、清時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60多座,均為青磚碧瓦,純一色明清建築,大門和大廳門均以石條為框,門框三圍浮雕松鶴、祥雲。
廳內百年壁畫色彩依舊鮮艷,每扇門、窗上雕刻的圖案各不相同,都非常的精巧。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7度38度,北緯27度30度,地處邵武市西南部,東北與泰寧縣,上青鄉交界,西南於江西省、黎川縣、熊村鎮相鄰,西北與余山、大嶺村連線,西與泰寧縣、新橋鄉、寶石村接壤。村部距市區82公里

名稱由來

該村原名嶸衢坊,因山勢崢嶸得名,後改稱邵武四十一都,民國時期改名橫坑。

政區沿革

元代屬四十一都,解放初,設肖家坊6區公所管轄,和大嶺村合併稱大橫鄉,1957年後改橫坑鄉,1958年4月29日並余山民兵營部,1961年和肖家坊分桂林人民公社設橫坑大隊,1984年改為橫坑村。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橫坑、東西丘、大放、上放、下放、小放、岩前、細溪、大溪、王家坊12個小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85戶1785人,另有流動人口950人。總人口中男性901人,占50.7%,女性884人,占49.5%,14歲以下290人,占14.1%,15-64歲1436人,占80.5%,65歲以上172人占0 .96%。
2011年人口出生率0.05%,死亡率0.001%,人口自然增長率0.05%,轄區總面積23.93平方千米(35880畝),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4人。

自然 地理

●地形地貌
境內地形以重丘陵山區為主,地勢略為東南高,西北底,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撥679米,最高點在上放海撥720米,最底點在王家坊海撥650米。
●水文水系
境內5條小溪,分雖為橫坑溪、東西丘溪、大放溪、細溪溪、大溪溪,5條溪都在各組發源地,橫坑溪經過橫坑小組,大放溪由上放至下放,和橫坑溪匯入。
經王家坊至余山村,境內全長4公里,東西丘溪由西向東經桂林村、下坪組匯入槎口村、境內全長2公里,細溪溪由西向東全長3公里,大溪溪流向西向東在岩前組和細溪溪匯入余山村、上巨組,境內全長6公里,有橫坑水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420千瓦時。
●礦藏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青石礦、高嶺土礦、硫鐵礦、粘土礦等。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雹災,低溫、雨雪冰凍、雷擊等,旱災、澇災、低溫發生率較高,最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一次,發生在2007年2月16日。最嚴重的洪災是2010年6月18晶,山洪爆發,山體滑坡,民房倒塌,道路、橋樑損毀,電桿倒塌,每戶直接經濟損失2萬餘元,全村合計經濟損失960萬元。細溪組是南平市級地質災害點,2010年6月18日洪災,全組39戶,156人轉移。

基礎設施

●交通郵電
邵武經桂林至橫坑通村道為主要交通,通往市區82公里,距鄉所在地19公里,通組公路26.5公里,其中2.7公里橫坑至大放公路201年得到硬化,通組道路硬化率0.1%,交是我村一大屏障。2011年末有郵政投遞點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地電話用戶405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83.6%,行動電話用戶46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94.9%,寬頻接入用戶49戶。
●廣播電視
2010年5月成立橫坑村廣播點,現有廣播4隻,共有電視用戶484戶,閉路電視與城區聯網,入戶率100%。
●村政建設
結合引到散居在邊遠山村落的村民,向中心村集聚,省新農村建設正在規劃中,2011年12個村民小組全部完成自來水建設,自來水入戶率100%,實行村部環境整治、鋪設排水管1400多米,污水治理工程項,在村部四周和農房屋後種植花草樹木,配有清潔工人,垃圾搬運車1輛,打造閩北清潔水源。
經濟建設
●農業
耕地面積2035畝(水田1515畝、旱地520畝,人均1.14畝,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1940萬元,比上年增長9%,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220噸,人均68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菸葉蔬菜等,2011年菸葉種植面積145畝,產量21.5噸,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100畝,畜牧業以豬、禽為主,2011年生豬養殖戶2戶,年出欄生豬260頭,家禽飼養量3500羽。
林地面積:3.2萬畝,其中生態林7612畝,竹林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90.7%,活立木蓄積量34萬立方米,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45.13公頃,產量470噸,總產值70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9.95.
工業 轉移當地剩餘勞動力460多人
商業 2011平米菜有商業網點5個,職工5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5萬元。
●村財
2011年村財總收入4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000元。

社會事業


●教育
因撤點並校,全村學生從幼稚園到國小、國中全在鄉里及城裡讀書,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村財投入教育經費4000元。
●衛生
2011年末有村級衛生所1個,固定資產總值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75人,參保率100%。
●文化
2011年末有文體俱部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老年活動中學1個,建設面積3000多平方,文化中心戶1戶,圖書室1個,藏書600冊。
擁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福雲寺,始建於明萬曆中晚期,古稱靜痷,1972年古剎遭毀,片瓦無存,1983年由村民自發性把寺廟重新建起,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雄偉壯觀,福雲寺現為邵武市佛教協會寺廟。
文明古蹟盛多,村內有磨崖石刻“鴻磐”二字,並提詩:“山骨崢嶸比奠磬,鴻文有漸進江乾,雲逵前雲知何艱,好教克時刷羽輪”,是我村重點文物,村尾有“鐘、鼓、旗、鑼”四石等。
●保障
201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 戶,人數人,有五保戶3人,國家憮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40人,參保率9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