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單行本):連線與緊固》主要內容簡介:《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機械製圖·精度設計》、《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構》、《連線與緊固》、《軸及其連線》、《軸承》、《起重運輸件·五金件》、《潤滑與密封》、《彈簧》、《機械傳動》、《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機械振動·機架設計》、《液壓傳動》、《液壓控制》、《氣壓傳動》。 《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單行本):連線與緊固》為《連線與緊固》。內容包括螺紋及螺紋連線,鉚釘連線,銷、鍵及花鍵連線,過盈連線,脹緊連線和型面連線,錨固連線,粘接。主要介紹連線和緊固(件)的類型、特點、強度計算、選用,以及常用標準連線與緊固件的規格、特點、尺寸、性能參數等。 《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單行本):連線與緊固》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設計手冊:連線與緊固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2071383, 9787122071385
- 作者:成大先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355頁
- 開本:16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螺紋及螺紋連線5-3
1 螺紋5-3
1.1 螺紋術語及其定義(摘自GB/T14791-1993)5-3
1.2 螺紋標準5-11
1.3 英制標準5-13
1.4 螺紋的分類、特點和套用5-14
1.5 普通螺紋5-16
1.6 梯形螺紋5-22
1.6.1 梯形螺紋牙型與基本尺寸5-22
1.6.2 梯形螺紋公差(摘自GB/T5796.4 -2005)5-25
1.7 鋸齒形(3°、30°)螺紋5-28
1.7.1 鋸齒形(3°、30°)螺紋牙型與基本尺寸5-28
1.7.2 鋸齒形(3°、30°)螺紋公差(摘自GB/T13576.4 -1992)5-31
1.7.3 水系統45°鋸齒形螺紋牙型與基本尺寸(摘自JB/T2001.7 3-1999)5-35
1.8 55°非螺紋密封的管螺紋(摘自GB/T7307-2001)5-36
1.9 55°密封管螺紋(摘自GB/T7306.1 ~7306.2 -2000)5-37
1.1 060°密封管螺紋(摘自GB/T12716-2002)5-40
1.1 1美國一般用途管螺紋的用途和代號5-43
1.1 2普通螺紋的管路系列(摘自GB/T1414-2003)5-43
1.1 3米制錐螺紋(摘自GB/T1415-1992)5-44
1.1 4管螺紋5-45
1.1 5矩形螺紋5-46
1.1 630°圓弧螺紋5-47
2 螺紋零件結構要素5-47
2.1 緊固件5-47
2.2 普通螺紋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摘自GB/T3-1997)5-49
2.3 圓柱管螺紋收尾、退刀槽、倒角5-51
2.4 螺塞與連線螺孔尺寸5-52
2.5 地腳螺栓孔和凸緣5-52
2.6 孔沿圓周的配置5-52
2.7 通孔與沉孔尺寸5-53
2.8 普通螺紋的內、外螺紋餘留長度、鑽孔餘留深度、螺栓突出螺母的末端長度(摘自JB/ZQ4247-1997)5-55
2.9 粗牙螺栓、螺釘的擰入深度、攻螺紋深度和鑽孔深度5-55
2.1 0扳手空間(摘自JB/ZQ4005-1997)5-56
2.1 1對邊和對角寬度尺寸(摘自JB/ZQ4263-1997)5-57
3 螺紋連線5-59
3.1 螺煉促紋連線的基本類型5-59
3.2 螺紋連線的常用防松方法5-60
3.3 螺栓組連線的設計5-63
3.3.1 螺栓組連線的結構設計5-63
3.3.2 螺栓匪去迎組連線的受力分析5-63
3.4 單個螺栓連線的強度計算5-65
3.4.1 不預緊螺栓連線、預緊螺栓連線5-65
3.4.2 受偏心載荷的預緊螺栓連線5-68
3.4.3 高溫螺栓連線5-68
3.4.4 低溫螺栓連線5-68
3.4.5 鋼結構用高強度螺栓連線5-69
3.5 螺紋連線擰緊力矩的計算和預緊力的控制5-69
3.5.1 擰緊力矩的計算5-69
3.5.2 預緊力的控制5-70
3.6 螺紋連線機械性能和材料5-72
3.7 螺紋連線的標準元件5-84
3.7.1 緊固件的標記方法(摘自GB/T1237-2000)5-84
3.7.2 螺栓5-84
3.7.3 螺柱5-105
3.7.4 螺釘5-109
3.7.5 螺母5-126
3.7.6 墊圈及擋圈5-149
4 新型螺紋連線型式和防松裝置5-178
4.1 唐氏螺紋連線副5-178
4.1.1 唐氏螺紋連線副的防松原理及安裝要求5-178
4.1.2 唐氏螺紋連線副的防松性能5-178
4.1.3 唐氏螺紋連線副的保證載荷及企業標準件5-179
4.2 高性能防松螺母5-183
4.2.1 施必牢(SPL)防松螺母5-183
4.2.2 液壓防松螺母及拉緊器5-188
第2章 鉚釘連線5-190
1 鉚釘連線的類型、特點和套用5-190
2 鉚縫5-190
2.1 鉚縫的形式5-190
2.2 鉚縫的設計5-191
3 鉚釘孔間距5-191
4 鉚釘公稱桿徑和鉚釘長度計算5-191
5 鉚釘用通孔直徑5-192
6 鉚釘連線的強度計算5-192
7 鉚接的材料和許用應力5-193
8 鉚接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5-194
9 鉚釘類型及標準件5-195
第3章 銷、鍵和花鍵連線5-213
1 銷連線5-213
1.1 銷的類型、特點和套用5-213
1.2 銷的選擇和銷連線的強度計算5-215
1.3 銷的標準件5-217
2 鍵連線5-225
2.1 鍵的類型、特點和套用5-225
2.2 鍵的選擇和連線的強度計算5-226
2.3 鍵的標準件5-228
3 花鍵連線5-243
3.1 花鍵的類型、特點和套用5-243
3.2 花鍵連線的強度計算5-243
3.2.1 通用簡單計算法5-243
3.2.2 花鍵承載能力計算法(精確計算法)5-244
3.3 矩形花鍵(摘自GB/T1144-2001)5-251
3.4 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摘自GB/T3478.1 -1995)5-255
3.4.1 術語、代號及定義5-255
3.4.2 基本參數5-257
3.4.3 基本齒廓5-259
3.4.4 尺寸系列5-260
3.4.5 公差等級及公差5-267
3.4.6 漸開線花鍵的參數標註5-274
第4章 過盈連線5-276
1 過盈連線的方法、特點與套用5-276
2 過盈連線的設計與計算5-277
2.1 圓柱面過盈連線的計算(摘自GB/T5371-2004)5-278
2.2 圓柱面過盈連線的計算舉例5-284
2.3 圓錐面過盈連線的計算(摘自GB/T15755-1995)5-287
2.4 圓錐過盈連線的計算舉例5-290
3 過盈連線的結構設計5-292
3.1 圓柱面過盈連線的合理結構5-292
3.2 實現圓錐面過盈連線的一般要求(摘自GB/T15755-1995)5-293
3.3 油壓裝卸結構設計規範(摘自JB/T6136-1992)5-295
3.4 油壓裝卸說明(摘自JB/T6136-1992)5-298
第5章 脹緊連線和型面連線5-299
1 脹緊連線5-299
1.1 連線原理與特點5-299
1.2 脹緊連線套的型式與基本尺寸(摘自JB/T7934-1999)5-299
1.2.1 Z1型脹緊連線套5-299
1.2.2 Z2型脹緊連線套5-301
1.2.3 Z3型脹緊連線套5-303
1.2.4 Z4型脹緊連線套5-304
1.2.5 Z5型脹緊連線套5-305
1.3 脹緊連線套的標記示例5-306
1.4 脹緊連線套的選用(摘自JB/T7934-1999)5-306
1.4.1 按載荷選擇脹套的計算5-306
1.4.2 結合面公差及表面粗糙度5-306
1.4.3 被連線件的尺寸5-307
1.5 脹緊連線套安裝和拆卸的一般要求(摘自JB/T7934-1999)5-308
1.6 Z1型脹緊連線套的連線設計要點(摘自JB/T7934-1999)5-308
2 型面連線5-314
第6章 錨固連線5-316
1 錨固連線的作用原理5-316
2 錨固連線失效的幾種主要形式5-317
3 錨固連線的基礎與安裝5-317
3.1 錨固基礎5-317
3.2 錨栓的安裝5-318
4 錨栓的表面處理5-321
5 錨固連線的承載力驗算5-321
5.1 錨栓承載力驗算要求及計算公式5-321
5.1.1 驗算方法與要求5-321
5.1.2 受拉承載力計算5-322
5.1.3 受剪承載力計算5-322
5.1.4 拉剪共同作用下的承載力計算5-323
5.2 例題5-323
6 錨栓型號與規格5-324
7 國產鋼膨脹螺栓及膨脹螺母5-342
7.1 鋼膨脹螺栓5-342
7.2 膨脹螺母5-343
第7章 粘接5-344
1 膠黏劑的選擇5-344
2 粘接接頭的設計5-347
3 粘接工藝與步驟5-349
3.1 表面處理5-349
3.2 膠液配製和塗敷5-350
3.3 晾置與固化5-351
4 粘接技術的套用5-351
參考文獻5-355
序言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實用性、可靠性和創新性的最佳結合,協助廣大機械設計人員開發出更好更新的產品,適應市場和生產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這是《機械設計手冊》一貫堅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出版發行至今已有6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多次邀請了機械方面的專家、學者座談,傾聽他們對第五版修訂的建議,並深入設計院所、工廠和礦山的第一線,向廣大設計工作者了解《手冊》的套用情況和意見,及時發現、收集生產實踐中出現的新經驗和新問題,多方位、多渠道跟蹤、收集國內外湧現出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改進和豐富《手冊》的內容,使《手冊》更具鮮活力,以最大限度地快速提高廣大機械設計人員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序言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實用性、可靠性和創新性的最佳結合,協助廣大機械設計人員開發出更好更新的產品,適應市場和生產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這是《機械設計手冊》一貫堅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出版發行至今已有6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多次邀請了機械方面的專家、學者座談,傾聽他們對第五版修訂的建議,並深入設計院所、工廠和礦山的第一線,向廣大設計工作者了解《手冊》的套用情況和意見,及時發現、收集生產實踐中出現的新經驗和新問題,多方位、多渠道跟蹤、收集國內外湧現出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改進和豐富《手冊》的內容,使《手冊》更具鮮活力,以最大限度地快速提高廣大機械設計人員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