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微課版)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微課版)》是202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微課版)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1日
  •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 ISBN:978711564021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規劃教材,在內容的選取方面相比於傳統教材有較大幅度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本書從零件的成形原理出發,引出減材成形之切削減材的工藝方法及裝備,即切削加工成形及其工具機、夾具等。
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零件成形原理、工藝及裝備,切削運動、刀具與切削原理,數控工具機及其性能,工具機夾具原理與設計,切削加工工藝過程設計和機器裝配工藝基礎。本書從工程需求出發,特彆強調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從知識點的提取到知識點邏輯的撰寫,均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機械工程專業核心專業課程教材,也可供車輛工程、工業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使用,還可作為機械製造業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參考資料。

圖書目錄

【章名目錄】
第0章 緒論 1
第 1章 零件成形原理、工藝及裝備 3
第 2章 切削運動、刀具與切削原理 33
第3章 數控工具機及其性能 86
第4章 工具機夾具原理與設計 184
第5章 切削加工工藝過程設計 223
第6章 機器裝配工藝基礎 275
【詳細目錄】
第0章 緒論 1
第 1章 零件成形原理、工藝及裝備 3
1.1 零件成形的基本要求 3
1.1.1 零件材料 3
1.1.2 材料構造 3
1.1.3 零件幾何特徵及分類 4
1.1.4 零件成形質量要求 6
1.2 三種成形原理及工藝方法 7
1.2.1 增材成形原理及典型工藝和裝備 7
1.2.2 等材成形原理及典型工藝和裝備 12
1.2.3 減材成形原理及典型工藝和裝備 19
1.3 複合成形工藝 27
1.3.1 同種原理不同工藝複合 27
1.3.2 多種原理複合 29
1.3.3 多任務複合 30
1.4 成形工藝及設備的一般性要求 30
1.4.1 質量要求 31
1.4.2 效率要求 31
1.4.3 成本要求 31
1.4.4 綠色環保要求 31
1.4.5 人機友好要求 31
思考與練習題 32
實踐訓練題 32
第 2章 切削運動、刀具與切削原理 33
2.1 切削運動 33
2.1.1 切削運動定義 33
2.1.2 兩種切削運動 33
2.1.3 切削過程的表征 34
2.1.4 零件表面形狀與切削運動的關係 36
2.2 刀具結構 37
2.2.1 刀具設計總體原則 37
2.2.2 刀具切削部分 37
2.3 刀具種類 41
2.3.1 按加工方式分類 41
2.3.2 按結構形式分類 44
2.3.3 按標準化分類 44
2.4 刀具材料 45
2.4.1 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45
2.4.2 常用刀具材料 45
2.4.3 新型刀具材料 46
2.4.4 塗層刀具材料 47
2.5 金屬材料切削的變形過程 48
2.5.1 直角切削和斜角切削 48
2.5.2 材料的剪下—滑移—斷裂過程 49
2.5.3 切削變形區 49
2.5.4 變形程度表示方法 50
2.5.5 切屑形態 50
2.6 切削力 52
2.6.1 切削力的產生 52
2.6.2 切削力的計算 53
2.6.3 切削力的測量 65
2.7 切削熱 66
2.7.1 切削熱的產生 66
2.7.2 切削熱/切削溫度的計算 66
2.7.3 切削溫度的影響因素與控制 69
2.7.4 切削溫度的測量 70
2.8 切削區材料的微觀組織特性 71
2.8.1 切屑的微觀組織 72
2.8.2 已加工表面的微觀組織 73
2.9 刀具磨破損、壽命及狀態監測 76
2.9.1 刀具磨破損現象 76
2.9.2 刀具壽命及影響因素 79
2.9.3 刀具破損 79
2.9.4 刀具磨破損狀態監測 79
2.10 磨削加工方法 81
2.10.1 單刃/多刃刀具加工的不足 81
2.10.2 磨削機理 81
2.10.3 磨削工具 82
2.10.4 磨削運動 83
2.10.5 光整加工方法 83
思考與練習題 84
實踐訓練題 85
第3章 數控工具機及其性能 86
3.1 典型工具機的構型及其運動 86
3.1.1 車床構型及其運動 86
3.1.2 銑床構型及其運動 87
3.1.3 鏜床構型及其運動 89
3.1.4 鑽床構型及其運動 90
3.1.5 刨床構型及其運動 91
3.1.6 複合工具機構型及其運動 91
3.2 工具機運動的實現方法 92
3.2.1 動力源 92
3.2.2 傳動部件 93
3.2.3 支承及導向部件 94
3.2.4 工具機基礎件 96
3.3 工具機的運動控制 97
3.3.1 電機技術發展與工具機運動實現 98
3.3.2 單軸運動精度控制 104
3.3.3 聯動運動實現及控制 116
3.4 工具機的主軸精度 127
3.4.1 工具機主軸的功能及分類 127
3.4.2 主軸的主要性能指標及其保證方法 131
3.4.3 主軸性能的測量 138
3.5 工具機幾何精度 141
3.5.1 工具機幾何精度與幾何誤差 141
3.5.2 重力與溫度對位姿誤差的影響 147
3.5.3 工具機幾何精度測試 153
3.6 工具機動態性能 155
3.6.1 動態性能是工具機性能的關鍵指標 155
3.6.2 工具機動態性能分析的基礎理論 157
3.6.3 工具機動態性能的測試 174
3.7 工具機的可靠性 177
3.7.1 工具機可靠性的內容 177
3.7.2 可靠性的分類及指標 178
3.7.3 提升工具機可靠性的基本途徑 180
思考與練習題 182
實踐訓練題 183
第4章 工具機夾具原理與設計 184
4.1 工具機夾具的基本概念 184
4.1.1 工件裝夾的必要性 184
4.1.2 工件裝夾的方式 185
4.1.3 夾具的工作原理 185
4.1.4 夾具的種類、適用場合及組成 191
4.2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及夾具在工具機上的定位 192
4.2.1 基準的概念 193
4.2.2 六點定位原理 193
4.2.3 組合定位分析 198
4.2.4 夾具在工具機上的定位 200
4.3 工件在夾具中的夾緊 204
4.3.1 夾緊的基本概念 204
4.3.2 夾緊的基本方式及其適用場合 206
4.3.3 自動夾緊裝置 209
4.4 工件裝夾過程中的誤差及其傳遞 213
4.4.1 工件的定位誤差以及夾具在工具機上的定位誤差 213
4.4.2 夾緊誤差 214
4.4.3 夾具的製造誤差 216
4.5 自動化夾具及自動上下料系統 216
4.5.1 托盤夾具 217
4.5.2 加工自動化與自動上下料系統 218
思考與練習題 221
實踐訓練題 222
第5章 切削加工工藝過程設計 223
5.1 切削加工工藝過程設計內涵 223
5.1.1 生產過程、製造過程、加工過程、裝配過程與工藝過程 223
5.1.2 工序、工步和工作行程 224
5.1.3 裝夾與工位 224
5.1.4 生產類型與加工工藝過程的特點 224
5.1.5 工藝過程的設計原則及原始資料 226
5.2 設計工藝過程的步驟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27
5.2.1 設計工藝過程的步驟 227
5.2.2 設計工藝過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30
5.3 加工順序的制定準則 234
5.3.1 制定加工順序的基本原則 234
5.3.2 考慮內應力釋放的加工順序安排原則 235
5.4 加工路線的制定準則 238
5.4.1 走刀路線的確定原則 239
5.4.2 加工路線的確定方法 239
5.5 加工參數的制定準則 244
5.5.1 加工參數選取的切削靜力學準則 244
5.5.2 加工參數選取的切削動力學準則 245
5.6 數控加工工藝過程 251
5.6.1 數控加工程式的編制 252
5.6.2 數控加工工藝過程仿真 256
5.6.3 形成工藝檔案 257
5.7 加工工藝過程質量檢測/監測與分析 259
5.7.1 質量檢測/監測的目的 259
5.7.2 質量數據採集 259
5.7.3 質量數據分析方法 260
5.7.4 減小加工誤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72
思考與練習題 273
實踐訓練題 274
第6章 機器裝配工藝基礎 275
6.1 機器裝配概述 275
6.1.1 機器裝配的概念 275
6.1.2 裝配工作的基本內容 276
6.1.3 機器裝配生產類型及特點 278
6.1.4 裝配工藝過程設計 279
6.2 裝配的性能要求及工藝方法 281
6.2.1 裝配精度保證與裝配尺寸鏈 281
6.2.2 結合面裝配剛度保證方法 287
6.2.3 無應力/小應力裝配 289
6.2.4 其他裝配性能要求 290
6.3 數位化裝配技術 291
6.3.1 數位化裝配的定義 291
6.3.2 數位化裝配關鍵技術 292
6.4 自動化裝配技術 295
6.4.1 自動化裝配的定義 295
6.4.2 自動化裝配關鍵技術 295
思考與練習題 298
實踐訓練題 299
參考文獻 3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