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理論方法及套用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理論方法及套用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理論方法及套用》一書的出版社是機械工業出版社,作者是陳新 / 等,出版時間是1997-09。

基本介紹

  • 作者:陳新                       /            等
  • ISBN:9787111057925
  • 頁數:274
  • 定價:32.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09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是作者總結自己近10多年的科研成果,並在參考了大量國內外近期文獻基礎上寫成的,是一本難得的關於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方法及套用的專著。
本書共11章,分別是緒論、機械結構振動系統模型描述、機械結構的模態參數識別與分析、機械結合部動力學參數的識別、結構振動系統阻尼矩陣的估計、機械結構建模與分析的動態子結構方法、設計參數型有限元模型修正及其結構動態設計、特徵值逆問題方法及其結構動態設計、基於結構修改與修改結構重分析的結構動態設計、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結構動態設計、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能量平衡法與最佳化準則法。
本書的特點是:深入淺出,系統性強,理論與實際結合。
本書可供機械設計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使用,亦可用作高等院校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的專業教材。

作品目錄

目 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意義
第二節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主要內容與技術關鍵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機械結構振動系統模型描述
第一節 引言
一、數學模型
二、理論建模和試驗建模
第二節 描述振動系統的方法
一、分布參數振動系統
二、離散振動系統
三、隨機系統
第三節 離散振動系統的物理坐標描述
一、構造空間法
二、狀態空間法
三、能控性和能觀性
四、標準型狀態方程
五、標準型狀態方程與離散振動系統模態參數的關係
第四節 離散振動系統模態坐標描述
一、實模態坐標描述法
二、粘性比例阻尼系統
三、結構比例阻尼系統
四、復模態坐標描述法
第五節 離散振動系統的其他模型描述
一、非參數模型
二、振動系統的人工神經網路模型
第六節 機械結構振動系統的建模
一、各種模型在動態設計中的作用
二、系統建模與動態設計的主要任務
三、建模方法
第七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機械結構的模態參數識別與分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模態參數識別的頻域方法
一、分量分析法
二、導納圓辨識方法
三、正交多項式曲線擬合法
四、非線性最佳化識別方法
第三節 模態參數的時域識別
一、Ibrahim時域法(ITD法)
二、隨機減量時域法
第四節 基於實驗模態分析的結構動態設計
一、基本原理
二、工具機結構的模態分析與改進設計
三、皮革機械結構的模態分析與改進設計
四、升高片疲勞斷裂原因分析與改進設計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機械結合部動力學參數的識別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基於實測傳遞函式的結構支承部動態參數識別
一、支承部動態參數與傳遞函式的關係
二、有限元模型與實測傳遞函式相結合的識別方法
三、基於實測傳遞函式的識別方法
四、識別方法的討論
五、實例驗證
第三節 基於實測傳遞函式的一般結合部動態參數識別
一、一個廣義的結合部動態參數識別公式
二、廣義識別公式的討論
三、結合部動態參數的識別算法
四、實例驗證
第四節 基於實驗模態參數的結合部動態參數識別
一、基本識別公式
二、識別算法
三、方法的驗證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構振動系統阻尼矩陣的估計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比例阻尼矩陣的估計
第三節 非比例阻尼矩陣的描述
一、非比例阻尼矩陣的多項式表達
二、非比例阻尼矩陣表達式的簡化
三、阻尼近似表達的精度
四、阻尼近似表達式的物理意義
第四節 非比例阻尼矩陣的估計
一、估計算法
二、實例驗證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機械結構建模與分析的動態子結構方法
第一節 引言
一、動態子結構方法
二、子結構方法的優點
三、子結構方法的分類
四、子結構方法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固定界面模態綜合法
一、方法及步驟
二 計算程式框圖
三、自由度減縮
第三節 自由界面模態綜合法
一、基本方法及步驟
二、MacNeal改進方法(一階方法)
三、Rubin改進方法(二階方法)
第四節 復模態綜合法
一、固定界面復模態綜合法
二、自由界面復模態綜合法
第五節 組合結構系統分析法
一、多自由度系統的機械阻抗與導納
二、機械阻抗子結構方法
三、機械導納子結構方法
四、主系統和子系統組合的結構
第六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設計參數型有限元模型修正及其
結構動態設計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有限元模型局部修正原理
一、設計參數的基本修改公式
二、目標振型的擴充
三、設計參數修正量求解的疊代算法
第三節 復模態情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第四節 數值算例
第五節 基於設計參數型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結構動態設計
一、基本原理
二、最佳化算法
三、結構動態最佳化設計實例
第六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特徵值逆問題方法及其結構動態設計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多自由度振動系統的特徵值逆問題
一、簡單彈簧―質量系統的特徵值逆問題
二、多自由度離散系統的特徵值逆問題
第三節 結構參數辨識中的微分方程反問題
一、微分方程反問題的提法
二、數值反演算法
第四節 板桿結構有限元特徵值逆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逆特徵方程
三、算法與算例
第五節 梁繫結構有限元特徵值逆問題
一、問題提法
二、逆特徵方程
三、算法
第六節 基於有限元特徵值逆問題的結構動態設計
一、動態最佳化設計的描述
二、逆特徵方程的建立與求解
三、設計實例
第七節 基於約束廣義特徵值逆問題的結構動態設計
一、問題提法
二、動態設計的描述
三、動態設計問題的求解
四、設計實例
第八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基於結構修改與修改結構重分析的結構動態設計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結構動態特性靈敏度分析
一、特徵值靈敏度分析
二、特徵向量靈敏度分析
三、無阻尼系統靈敏度分析
四、動柔度靈敏度分析
五、高階靈敏度分析
六、考慮模態截斷影響的模態振型靈敏度分析
七、靈敏度分析實例
第三節 修改結構的重分析
一、攝動疊代法(簡稱MTM法)
二、特徵值重分析法(簡稱ERM法)
三、傳遞函式法
四、結構重分析實例
第四節 基於結構修改與修改結構重分析的動態設計方法
一、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動態設計實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結構動態設計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結構振動系統建模理論
一、人工神經網路簡介
二、多層神經網路原理
三、神經網路的非線性映射能力
四、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結構振動系統建模理論
第三節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結構振動系統重分析方法
一、基本原理
二、結構振動系統重分析的神經網路模型建立
三、改進的多層神經網路學習算法
四、幾點說明
五、算例
第四節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工具機主軸動態最佳化設計實例
一、工具機主軸動態最佳化設計問題的描述
二、工具機主軸支承參數的實驗識別
三、基於人工神經網路模型的主軸動態最佳化設計
四、主軸動態最佳化設計結果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能量平衡法與最佳化準則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基於能量平衡的工具機結構
動態設計
一、工具機結構動態設計目標
二、模態柔度
三、能量分析
四、阻尼分配
五、最佳化設計程式
六、實例
第三節 具有動態性能約束的最佳化準則法
一、動態最佳化設計數學模型
二、庫恩-塔克條件
三、庫恩-塔克條件的套用
四、最佳化準則法的疊代格式
五、準則法在動態最佳化設計中的套用
第四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