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師——ug nx 5中文版模具設計

機械工程師——ug nx 5中文版模具設計

《機械工程師——ug nx 5中文版模具設計》是關振宇編寫的書,類型是計算機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工程師——ug nx 5中文版模具設計
  • 作者:老虎工作室關振宇
  • 類別:計算機
  • 開本:16
基本信息,圖書簡介,書籍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機械工程師——ugnx5中文版模具設計(1cd)
作者:老虎工作室關振宇

圖書簡介

ug軟體作為美國ugs(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旗艦產品,為用戶提供了集成先進的技術和一流實踐經驗的解決方案,該軟體為各種工程產品的設計提供了眾多的套用模組,其中moldwizard模組主要套用於塑膠模具設計領域。
本書的突出特點是將模具設計的工程實踐過程和軟體使用過程相結合,既介紹了模具設計的理論和經驗,又介紹了如何套用moldwizard將設計方案方便地付諸實踐。書中突出了模具設計中的要點和難點,如零件產品的幾何分析,幾何缺陷的修補,產品的分型操作,模架的選擇和設計,行位和斜頂的設計,澆注系統的設計,冷卻系統的設計等,通過實際的設計示例將模具設計的要點和經驗介紹給讀者,同時將軟體的使用與上述過程結合起來,使讀者在學習模具設計的過程中充分掌握如何通過使用moldwizard使模具設計過程統一化、簡便化和高效化。本書非常適合已初步掌握ug軟體和moldwizard模組的基本操作的模具設計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的設計專業學生學習ug軟體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目錄:
第1章模具設計概述1
1.1模具概述1
1.2模具材料1
1.3moldwizard簡介2
1.4模具設計的一般過程4
1.5設計實例——香皂盒模具設計5
1.5.1裝載零件6
1.5.2設定模具坐標系8
1.5.3設定收縮率9
1.5.4設定工件10
1.5.5分型11
1.5.6完成模具設計15
第2章模具設計項目的初始化27
2.1項目分析27
2.1.1概述27
2.1.2零件產品分析27
2.1.3注塑機型號的選定28
2.1.4型腔數量及布局28
2.1.5確定分型面28
2.1.6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29
2.1.7軟體項目初始化需要注意的問題29
2.2裝載產品29
2.2.1投影初始化30
2.2.2重命名對話框30
2.2.3項目組織結構31
2.3設定模具坐標系33
2.4設定收縮率33
2.5生成工件34
2.6多件模和零件布局36
2.6.1生成多件模項目37
2.6.2零件布局37
2.7設計實例——手機上下殼體模具項目初始化39
2.8練習46
第3章產品分型前的分析與修補47
3.1常見產品分型缺陷分析47
3.1.1概述47
3.1.2常見的產品幾何缺陷48
3.1.3常見的產品結構缺陷50
3.2產品零件面分析51
3.2.1拔模角分析方法52
3.2.2塑模部件驗證方法53
3.3模具工具簡介55
3.4常見產品分型缺陷修補實例62
3.4.1修補實例一——泵殼體62
3.4.2修補實例二——手機上殼體82
3.5練習116
第4章常用零件的分型方法118
4.1分型基礎知識118
4.2分型面的確定原則119
4.3確定分型面的注意事項120
4.3.1平衡側向壓力120
4.3.2曲面型分模面120
4.3.3基準平面121
4.3.4避免尖鋼121
4.3.5台階型分模面121
4.4分型功能簡介122
4.4.1分型管理器122
4.4.2分型線123
4.4.3分型段123
4.4.4分型面124
4.4.5抽取區域124
4.4.6生成型芯和型腔125
4.4.7抑制分型126
4.4.8模型比較和交換126
4.5典型零件分型實例126
4.5.1簡單分型操作實例——電話殼體分型操作127
4.5.2複雜分型操作實例——泵殼體分型操作140
4.6練習157
第5章模架的設計與使用方法158
5.1常用模架介紹158
5.1.1二板模158
5.1.2三板模161
5.1.3哈呋模166
5.2模架管理器使用簡介166
5.3模架操作實例168
5.3.1簡單操作實例——添加模架168
5.3.2複雜操作實例——模架的添加與處理173
5.4練習185
第6章行位和斜頂機構設計186
6.1行位機構概述186
6.1.1行位機構的分類186
6.1.2型腔行位機構187
6.1.3型芯行位機構187
6.1.4內行位(內抽芯)機構188
6.1.5斜頂機構188
6.1.6哈呋機構189
6.1.7獨立動力行位機構189
6.2行位機構設計190
6.2.1典型行位機構的基本組成190
6.2.2行位設計的一般要點193
6.2.3型腔行位的設計要點198
6.2.4型芯行位的設計要點199
6.2.5內行位的設計要點199
6.3斜頂機構設計200
6.3.1斜頂機構概述200
6.3.2典型斜頂機構的組成結構200
6.3.3斜頂機構設計要點202
6.4添加行位操作204
6.5行位和斜頂機構操作實例205
6.5.1操作實例一——氣泵殼體行位機構設計205
6.5.2操作實例二——手機殼體行位機構設計226
6.6練習249
第7章澆注系統設計250
7.1澆注系統的設計原則250
7.1.1澆口布置要合理250
7.1.2要有利於溫度和壓力的控制251
7.1.3防止產品出現成型缺陷251
7.1.4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252
7.2流道設計252
7.2.1主流道252
7.2.2分流道254
7.3冷料井設計256
7.4主流道的頂出設計257
7.5澆口設計257
7.5.1澆口設計原則257
7.5.2直澆口259
7.5.3側澆口259
7.5.4凸耳式澆口260
7.5.5扇形澆口260
7.5.6達接式澆口261
7.5.7針點式澆口261
7.5.8潛伏式澆口262
7.5.9弧形澆口262
7.5.10護耳式澆口263
7.5.11圓環形澆口264
7.5.12蕉形澆口264
7.6澆口的布置要點264
7.6.1避免熔接痕重疊265
7.6.2避免注射壓力不平衡265
7.6.3避免蛇紋等注射缺陷266
7.6.4避免流向不一致266
7.6.5要便於澆道脫落267
7.6.6優先考慮平衡式布局267
7.7排氣槽267
7.8添加澆注系統268
7.8.1添加主流道268
7.8.2添加分流道270
7.8.3添加澆口271
7.9澆注系統操作實例273
7.9.1操作實例一——氣泵殼體澆注系統設計273
7.9.2操作實例二——多件模澆注系統設計295
7.10練習299
第8章模溫控制和脫模機構設計301
8.1模具溫度控制系統301
8.1.1傳熱理論301
8.1.2模具溫度控制的原則302
8.1.3模具溫度的控制方式303
8.1.4模具溫度造成的缺陷303
8.1.5冷卻系統設計304
8.1.6冷卻系統的設計原則306
8.2脫模機構308
8.2.1脫模機構的設計原則308
8.2.2頂針頂出309
8.2.3頂管頂出(司筒)312
8.2.4頂塊頂出(推塊)314
8.2.5推板頂出315
8.3添加頂針操作316
8.4添加冷卻系統的操作方法317
8.4.1定義管道路徑318
8.4.2生成冷卻管道319
8.4.3冷卻標準件321
8.5添加電極操作321
8.6操作實例——手機殼體脫模機構和冷卻系統設計324
8.7練習343
附錄模具常用材料3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