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皮川村

樺皮川村

樺皮川村位於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東部,距鎮政府2.5公里,距市區26公里,黃河沿村流過,背靠大坪、重坪兩座大山,與榆中縣青城鎮隔河相望。由麻林坪、樺皮川、臘梅咀、大坪四個自然村組成。作為白銀區指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樺皮川村勇於變革,開拓創新,現在已取得一定的成就,成為白銀區的明星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樺皮川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
  • 下轄地區:麻林坪、樺皮川、臘梅咀、大坪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區碼:730912
  • 面積:6317畝
  • 人口:4573
  • 方言:蘭銀官話-金城片-蘭州話(水川話)
  • 著名景點:斗姆宮
概況:,基礎設施,農業生產,基層組織,旅遊資源,文化遺產,

概況:

樺皮川村位於白銀區水川鎮東部,距鎮政府2.5公里,距市區26公里,與榆中縣青城鎮隔河相望。由麻林坪、樺皮川、臘梅咀、大坪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10個村民小組,1154戶4573人,是全區人口最多的行政村。總耕地面積6317畝,其中:水澆地5029畝,人均1.1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80元。村黨總支下設村黨支部和季明種植專業合作社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82人。
新千年以來,樺皮川村按照“夯實增收基礎,最佳化產品結構,提升農業效益,構建和諧新村”的總體思路,致力於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調整最佳化農產品結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樺皮川村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從2005年開始,樺皮川村積極組織實施整村推進、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等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渠道襯砌6.7公里,主幹道路硬化3.85公里,村社道路硬化2.5公里,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共完成危舊房改造44戶,建設沼氣池360座,實施了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農民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投資49萬元,實施村級文體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占地4900 ㎡的健身廣場1處;投資135萬元,新建村委會綜合辦公大樓,建築面積達1502㎡,設立衛生室、老年人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為豐富農民民眾文化娛樂生活創造了良好環境。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在穩步提升日光溫室支柱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引進薄皮核桃、紅提葡萄、茭白等種植新品種,農產品種植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大力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滴灌、噴灌等新技術,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截止2010年,全村日光溫室達1560座、3000畝,年蔬菜產量1500萬公斤,產值達2100萬元。依託白銀晴宏養殖公司,引進種豬280頭,帶動發展規模養豬戶95戶,存欄8700頭;鐵腳麻雞養殖戶30戶,存欄達2萬隻;養羊戶140戶,存欄11000隻;推進全村養殖業快速發展。同時,注重發揮季明種植合作社和喬升養殖合作社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積極作用,培養壯大農村各類經濟人隊伍,搞活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業服務業不斷發展。
溫室大棚溫室大棚

基層組織

基層組織不斷加強。村黨總支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創建“五星級”基層黨組織為目標,以加強“兩委”班子和村組幹部隊伍建設為重點,認真落實村級組織“五規範兩公開”制度,著力推進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為全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利用遠程教育和電教設施開展教育培訓,著力提高黨員幹部隊伍的綜合素質,村“兩委”班子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明顯增強,黨員民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提高。堅持運用“四議”程式對全村發展規劃、渠道襯砌維修、道路拓寬硬化、危房改造戶和低保戶確定等民眾關心的事務進行決策;成立村務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促進村級事務監督規範和管理規範;落實黨務和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村幹部同村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村黨支部推動科學發展的合力越來越強。
白銀區組織考察樺皮川村白銀區組織考察樺皮川村

旅遊資源

斗姆宮位於我區水川鎮樺皮川村四社,據傳說,是清道光年間,蔣家灣人李崇德出資,李世凝測定廟址,條城對河兩岸公眾捐資,由三彥(即張喜彥、馬維彥、李奉彥)負責修建的。木工大師是水川鎮白茨灘村洞槽子人陶氏父子倆。
斗姆宮在“文革”中被毀。後為水川鎮文昌中學,2003年文昌中學與其他學校合併後,改為白銀職中樺皮川分校,但未能充分利用起來。2005年上半年,當地民眾自發組織,成立了樺皮川斗姆宮重建籌備委員會,採取捐款、捐物、出勞動力等方式,在文昌宮舊址重建斗姆宮,經一年多的建設,建築主體已全部完工,目前一直由斗姆宮重建籌備委員會管理使用。
斗姆宮的山門建得巍然高大,畫梁雕棟,流光溢彩,兩條巨龍閃閃發光,又對稱又雄偉地盤繞在門柱之上,看上去十分壯觀。遠遠望去與對河東灘二龍山玉皇大帝廟遙相呼應。回響了“東王公”“西王母”的神話傳說。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人言梵語,香菸繚繞,信男善女,絡繹不絕。不僅條城方域赴者眾,連省外游拜者亦不少。
三月初三是西王母蟠桃盛會的日子,在每年夏曆三月初一至初五舉行。這幾天來斗母宮的遊人甚多,近則條城上下,遠則省區內外,寧夏、陝西、山西、四川、青海等地信徒紛至沓來。初三為正日,燒香者最多。遠近商賈,大小攤販,連日雲集,百貨雜陳;購者接踵,萬頭攢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各種曲藝,異彩紛呈,刀槍棍棒,輪番登場;民間花會,設場表演,百花競放,百家爭鳴。與其說是廟會,不如說是商品交易會和文藝大調演。

文化遺產

“五窮鼓”,發祥於黃河上游的白銀區水川鎮樺皮川村。流傳於黃河中上游的蘭州、皋蘭、靖遠一帶。始於明朝洪武年間,盛於清朝和民國時期。是沿黃一帶百姓在年節鬧社火時表演的一種驅邪除妖、祈求平安豐收的打擊鼓樂。因這種活動每年開始於正月初五,北方一帶稱初五為“五窮”,故名“五窮鼓”。
五窮鼔的創始人系元末明初樺皮川人李鑒。據《李氏家譜》載,明初,鑒追隨大將徐達鎮守武威,任參將。因長期與來自安徽的明軍將士為伍,逐漸熟悉軍中士兵娛樂時的鼓樂節奏和擊打法。省親時,鑒看到當地父老在正月初五舉行送“五窮”祈祥瑞的社火活動,隨將軍中學得擊鼓技術傳授於鄉親,並出資製作長鼓28筒,組織起第一支社火隊伍。後漸在樺皮川村及周邊地區傳開。
五窮鼓的鼓幫為檀香木,長約70厘米,直徑50厘米,圓桶形,中間稍鼓,兩頭稍細。鼓面蒙牛皮,鼓身外表白布纏裹塗以油漆,多為黑白相間。頭鼔幫繪以泥金雙龍圖,鼔面繪虎頭、太極八卦圖,鼔邊用“富貴不斷頭”花邊裝飾,鼔幫兩頭釘鐵環一對以拴系帶,麻繩鼔條裹紅綢吊一飄穗。其餘均寫“吉祥鼔”字樣。輔助道具有五色彩旗24面,鈸若干只。鼓手著傳統古裝式服飾,黑羅帽,青布衣,燈籠褲,黃絲帶,麻鞋。鼓頭為白篷頭。表演時鼔頭為總指揮,鑼鈸擊節,鼔身飛舞,三者起落有序,聲樂雷鳴,配合默鍥。動作講究跳躍、翻閃、騰挪,時而天,忽而地,前打後擊。基本動作有跳打、蹲打、翻身打、行進打等打擊法;花樣有:鷂子翻身式、一根蔥式、坐馬式、高式、燕子銜泥式、力劈華山式等;隊形有一字長蛇形、二龍戲珠形、五星形、五全梅形、八卦形、扇子形圓場形等。
五窮鼓的打法接近太平鼓,但又有其自身特點:急緩有度,剛柔並舉,鼓聲的渾厚雄壯和表演的多端變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鼓頭在指揮隊伍時的精彩武術表演更是錦上添花,較之太平鼓更具有表演性和觀賞性,深受沿黃一帶老百姓的喜愛。
“文革”以前,五窮鼓還在沿黃一帶經常表演,後被當作“四舊”禁止。改革開放以後又被來勢兇猛的太平鼓所“淹沒”。2000年以後,經白銀區文化主管部門挖掘整理,組織排練,已基本恢復,仍深受當地人民民眾的喜愛。
關於“五窮”的解釋
“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