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地瓜,中藥名。為桑科植物裂葉榕Ficus gasparriniana Miq. var. laceratifolia (Lévl. et Vant.) Corner的果實。分布於陝西南部、四川、貴州、雲南。具有下乳之功效。用於乳汁不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樹地瓜
- 別稱:山枇杷、斑鳩食子、雞眼睛《四川常用中草藥》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蕁麻目
- 科:桑科
- 屬:榕屬
- 種:裂葉榕
- 分布區域:陝西南部、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4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果實。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胃經。
功效
下乳。
主治
用於乳汁不足。
相關配伍
治乳汁不通:樹地瓜、木通、通花梗各15g,黃芪、黨參各30g,燉肉或燉豬蹄服。《本草圖典 第1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4g。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果實,曬乾。
形態特性
裂葉榕又名:菱葉冠毛榕《貴州植物志》、撕裂榕(雲南)。灌木,小枝纖細,節短,幼嫩部分被糙毛,後近於無毛。葉紙質,倒卵狀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微鈍,全緣,表面粗糙,具瘤體,背面近無毛,基脈短,側脈3-5對;葉柄長約1厘米,被柔毛;托葉披針形,長約10毫米。榕果成對腋生或單生葉腋,具柄,柄長不超過10毫米,幼時卵狀橢圓形,被柔毛,後成橢圓狀球形,有白斑,長10-14毫米,直徑8-12毫米,成熟時紫紅色,頂生苞片臍狀凸起,紅色,基生苞片3,寬卵形;雄花具柄,花被片3,被毛,雄蕊2-3;癭花花被片3-4,被毛,倒披針形,子房斜卵圓形,花柱側生,淺2裂;雌花花被片4,先端被毛。瘦果卵球形,光滑,花柱側生,長,彎曲。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或水邊灌叢處。分布於陝西南部、四川、貴州、雲南。
藥材性狀
果實紫紅色或深紫色,球形或橢圓形,常見殘存的苞片,橫切面花序托內壁著生眾多小瘦果,有時壁的上部還可見枯萎的雄花。氣微香,味微甘、澀。
相關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下乳。治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