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綜合評價理論

模糊綜合評價理論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自動控制專家L.AZdah。教授於1965年提出的。從此,模糊綜合評價理論在各個研究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模糊綜合評價是對具有多種屬性的事物,或者說其總體優劣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作出一個能合理地綜合這些屬性或因素的總體評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糊綜合評價理論
  • 提出者:L.AZdah
  • 提出時間:1965年
  • 適用領域範圍:各個研究領域
簡介,特徵,①模糊性,②定量性,③層次性,

簡介

模糊綜合評價是套用模糊數學變化原理,考慮與評價對象相關的各種因素,對其所作的綜合評價。

特徵

①模糊性

評價的結果為集合,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是一個集合,而不是一個點值,它較為準確地刻畫了事物本身的模糊狀況,因此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在信息的質
量上都具有優越性。

②定量性

各項評價指標用來衡量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因此具有不同的本質特性、價值體系和評價尺度。可量化指標通過模擬或計算取得評價值:可調查性指標則通過建立評價標準等級,運用對應的評價值進行評分,將結果匯總分析,以平均值為相應指標的隸屬度;而經驗性評價指標則屬於巨觀評價指標,缺少具體的可量化測量工具,因此根據相關管理者或專家經驗評分,按模糊數學的隸屬原則進行指標取值的量化〔’521。

③層次性

評價的核心問題是對多指標進行綜合處理。政府應急能力評價的指標眾多且它們之間存在層次性,必須進行多指標的分級,建立指標分級體系,以確保評價模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原理是從影響問題的諸因素出發,確定被評價對象從優到劣若干等級的評價集合和評價指標的權重,對各指標分別做出相應的模糊評價,確定隸屬函式,形成模糊判斷矩陣,將其與權重矩陣進行模糊運算,得到定量的綜合評價結果。其中,指標權重的計算採用層次分析法,首先將層次結模型的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其次按照一定的標度理論建立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得到各因素的相對重要度,最後建立權重向量。(房明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