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故址
樟林寨,周長八百丈零五尺,環植榕樹,但不久為寇盜所毀。康熙八年澄海縣展復之後,署縣事通判閻英在原“樟林寨”寨址修樟林石城,稱為“樟林寨城”。
樟林石城,只有東、西、南三門,北面無門。在石城的西南,有一“下水門”。因年久失修,樟林石城於民國十四年拆毀,城牆已不存在。後城內曾建樂觀戲院、學校,後為樟林中學,現翻新建為萃英國小。
現樟林東面的垂慶里,舊日堆頂有老榕數株。由此向南而行,可到“三叢樹”,這裡三株古榕環抱,再至南社大池、南社宮前、書齋前,接南社港畔沿路均有古榕存在。由東向北,至河美、新隴,也有古榕數株。現成一圓圈的古榕的分布,剛好是當時樟林寨的外廓,其方圓近一平方公里。此即樟林寨之故址。
滄桑歷史
樟林,從一個海角荒埔發展成為負有盛名的港口,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她的成長,正似大海起伏的波濤。
清代康、乾年間,樟林是廣東較大港口之一,是潮州
紅頭船航泊的基地。北上滬、津、西至
雷、瓊,南下可達安南、暹羅、馬來亞諸地。當時,潮州活動貿易的興起,使樟林迅速趨於繁榮,樟林的先輩,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
鴉片戰爭之後,汕頭港逐漸取代樟林港,樟林遂轉為內地埠市。回顧樟林的過去,看看樟林的現在,我們喜見這古老的海濱埠市,正在隨著歷史的腳步不停地前進。
樟林港埠的興旺起始於康熙七年(1668年)海疆展復。康熙八年澄海復縣之後,人民重返家園,重修石城,並移東隴河泊所置於石城內,又設海關稅館、右營守備署等機構,樟林的漁業、鹽業、航運業迅速恢復。至康熙二十三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紛紛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準與暹羅進行大米貿易,遠洋航海事業應運面生,由漁港轉商業港,樟林港埠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23年至1791年)大約70年的時間,是樟林港埠早期的黃金時代。這時“六社八街”的港埠格局已經形成。紅頭船已多不勝數。所謂“六社八街”指的是港埠中心的仙橋、長發、古新、廣盛、順興、洽興、永興、商園等8道大街,和圍繞的外圍----東、西、南、北社及塘西、新隴等6個村社,後又擴增三條街道共數百間鋪屋。其中仙橋街和長發街最繁盛,仙橋街擁有商店和作坊60餘家,故有“金仙橋,銀長發“之美稱流傳至今。但這些鋪屋,各營其業,有海產、豆行、米行、布行、藥材行、茶行、洋行、當鋪、日雜、百貨、染織、糖房、火礱、打鐵、打石、漁網、竹篾、屠宰、食隴口、南關口、卡路口、南洋口等稅館5處。廣東每年從澄海五口徵得的稅銀,占全省總額的1/5,而樟林口居五口之首。由此可見,樟林港埠發展到那時,其地位已是舉足輕重了!
樟林港埠的紅頭船,經雍正、乾隆、嘉慶、鹹豐四朝,歷時100餘年的不斷發展、壯大,已擁有數十支遠航船隊,每支船隊有紅頭船不下百餘艘。每年乘季候風,北上杭州、蘇州、寧波、上海、青島、天津、日本,南下雷州、瓊州及安南、暹羅、實叻、三寶隴(印尼)、蘇門答臘等東南亞諸國。出口紅糖、靛藍、陶器、瓷器、抽紗、工藝、漁網等;進口大米、豆類、絲綢、布匹、木材、中藥及各類洋貨、西藥等。
隨著商貿活動的頻繁,樟林埠也成為潮汕地區早期移民出國。對外拓展的重要口岸,故史稱“通洋總匯”。據不完全統計,早期往南洋群島諸國的華僑先輩,60%以上都是從樟林港埠出發的。如暹羅吞武里大帝鄭信的父親鄭墉(澄海華富村人)、大將軍陳式(鐵鋪石丘頭人)、饒平隆都金財合和陳黌利家庭的肇基
者陳煥榮等政要豪賈,都是在樟林港埠乘紅頭船出國謀生的。據說離鄉別井的先輩,在出發的前夕,都要到樟林井仔泉去盛一瓶水,到象鼻山去掏一手巾土,揮淚拜別天地、父母,然後,才步履蹣跚地登上即將遠去的紅頭船。但他們到了異國之後,又把帶去的“水土”,投進異鄉的井裡,表示對當年踏上征途的故里----“根”----樟林港埠的一種永久的懷念。現泰國樟東聯誼會會徽圖案,就是一艘即將揚帆遠征的“紅頭船”。這正是對千千萬萬僑胞尋“根”心態的真實寫照。
、新興街、南社“三叢樹”、樟林中學、
樟林西塘,新圍天后宮。
新圍天后宮
樟林天后廟有數處,現知最早的是位於山腳的靈感宮約建於元代,還有“暗巷宮”新圍天后宮等。而最著名的是新圍天后宮,樟林港貿易最繁盛的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七年間,在接近樟林港口入海處的新圍地方,約十畝地,以福建泉州的天后宮為藍本,蓋建了當時廣東省最大的天后宮,為區別於原來外壟埔的天后宮,稱“媽祖新宮”或“新圍天后宮”。為了褒獎潮人對外拓展,對內繁榮經濟的功績,當朝宰相劉墉(劉羅鍋)特破格為這座海隅神廟題賜“海國安瀾”四字巨匾,由是,使樟林港埠、新圍天后宮更為香名遠揚。
在新圍天后宮東西兩廡牆壁中嵌有乾隆五十六年所立的二十二塊建廟捐款石碑,從碑記的內容可看出,捐款者有粵東、閩南沿海數縣的官員和士紳,也包括了韓江上游的嘉應州(今梅州)、大埔縣的信眾,而主要的捐款者則是樟林港埠的四十八家“商船戶”和九十多對“槽船舵公”,如林瑞合、陳勝瑞、陳有金、陳協金等。(陳協金,乾隆五十年因出海遇風浪,漂泊到琉球王國,乾隆五十一年三月駕船回國。回國前向琉球國王領取回國執照,執照中開列了船戶陳協金,舵工蔡仲和三十一位水手,五位客商的姓名並隨帶物件,其中有:“天后娘娘一位,千里眼將一位,順風耳將一位,女婢二位”。陳協金等人回國第二年就捐款參加建新圍天后官。陳協金還親書“永綏後祿”牌匾掛於天后宮,以答謝神恩。)
新圍天后宮,原宮的建築宏偉壯觀,富麗堂皇,絢爛多彩。宮前有一個十分廣闊的廣場,場中有一大照壁,壁上有“旭日澄波”的嵌泥塑,瑞采奪目,兩旁旗桿聳立,兩隻灰獅:一雌一雄。雌獅撫子,雄獅含球,雄守在旁。廣場外一個大放生池。宮的主體,前辟五封門,中門前兩隻石獅,兩個石鼓分立左右。左右門為日月洞天。五封門內五進不見天,有大拜亭三座,兩廡廊連線。正廳築石亭一座,兩側有小亭;廳前高掛巨匾:一是“天后聖母宮”,一是“天恩公”;廳上有宏偉的大殿,大殿中供奉金身、鳳冠霞披,乘青鸞輿的天后聖母,左右有女官司香、司花及其他侍女分立兩旁。壁上高懸尚方寶劍,繪紅日鯨波和龍鳳紋雲,光彩耀目。正廳左右有廂房,以搪瓷片構成龍窗、鳳窗。後廳為三層樓高的“朝天閣”,這就是天后的梳妝樓(樓高17米),也稱“望海樓”。樓閣兩旁由上到下,各有石階十八級(因是宮殿式建築,所以石階的級數可建9或9的倍數),樓閣正廳懸掛“懿德惠恩”匾額,聖母,右廂的房中設寶塌,布置雲幔蕙帳、繡被錦褥、枕頭;衣櫥、交椅、臉盆等,作為天后起居的閨閣。樓前掛著“海國安瀾”的匾額,兩旁對聯是“五更先挹曙,六月已知秋。”過去人們登上樓,北眺蓮花秀峰,東望浩瀚大海,南瞰滔滔東流的韓江,四周翠碧如畫的原野盡收眼底。
從前門到後殿的兩廊各有房十八間,供奉順風公、注生娘等十八位媽祖的陪神。全廟共有房三十六間。入門兩側又設茶亭二個,正廳前的大院中,右邊有一水井,水清洌又甘純,左邊置一大龍缸,龍缸中盛著專門從樟林八景中的“井仔清泉”挑來的“吉水甘泉”,煮茶供洋船上岸的人和眾多鄉眾飲用。
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的天后聖母宮,建於清初樟林的全盛時期,又位於千舟雲集的樟林港口,反映了二百多年前潮汕人民勇於向外拓殖,迎戰風浪,發展海運的強烈願望,也是樟林海運昌盛的歷史見證物。
新興街
新興街。新興街是樟林古港繼“六社八街”又增建三街之後,最終建設且保存至今的僅有一街。該街建於嘉慶七年(1802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全街長達200米,由54間兩層樓的貨棧組成。每間貨棧寬5米,長10米,最和的21米。棧房巨楹厚板,精灰厚牆,質量特優,可囤積大批貨物。棧房前門向著街道,後門連線內港,臨內港處,設石門、水閘各一個和小碼頭一處,便於制水和起卸貨物。當停泊在外港紅頭船上的貨物要運進內港時,改用小船載入,直達小碼頭,然後搬進棧房,省時省力,通暢無阻。此種建築,堅固耐久,實用科學,是潮人聰明智慧的結晶。
新興街口東南面不有一高大建築物,建築物的大門匾上書“永定樓”三個大字。這座建築物占地約800平方米,是貨倉和航標兩用的實用建築。據稱,當年樓上掛著紅色的航燈,紅頭船進入南澳海面即可見到。街的入口處,是一座小石牌坊,牌坊匾額書“新興街”街名,臨內街一面,又書狂草“紫氣東來”四字。街中部轉彎處有一大碼頭,設有石門、木閘制水,碼頭對岸為南社。碼頭東側,有一“即南海”小廟,俗稱“阿娘祠”,供奉南海觀世音。據口碑,原街南面出口處,還有石牌坊四座,其中一座系著名書法家吳殿邦手書“入門思敬”,今已無存,僅存出口一座,也書街名。值得一提的是,棧房中有兩處富寓史考價值的超脫建築:一是“安平棧”,該棧一磚一瓦,一楹一柱,保留完美,門前匾額上“安平棧”三個大字十分清楚,棧內有一碑記,說明興建年代及資金等情況,其餘結構布局,保留原狀,進之如聞古港濤聲,古風猶存。二是“藏資樓”。相傳是紅頭船主巨賈蔡彥(澄海程洋崗人)之寓所,也是棧房住屋兩用的建築。據新興街一位100多歲老者稱,從他懂事至今新興街面目依舊。由此可見,新興街是樟林古港最繁榮時期的一個歷史縮影,它記錄了18世紀初葉樟林古港的經濟、政治、人文和民俗風情等情況,應證了古港的歷史地位:它是潮人對外拓展、對內繁榮經濟的忠實歷史見證。
西塘
樟林西塘,位於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塘西村內。清嘉慶四年(1799年)建有涼亭、書屋,光緒年間為樟林南社洪家購得,按蘇州園林樣式擴建,以後歷代均有修建,為粵東名園。
樟林西塘是集住宅、書齋、庭園三者一體的庭園,亦稱洪源記花園,是粵東地區較為著名的庭國之一;建於清羈嘉四年(1799年),歷代續有修建。該庭園面積僅及畝許,前臨外塘,亭榭樓閣,假山蓮池,客廳書房,園林花木莫不具備,其東部凹入為水灣,過去通航外河,停泊船艇庭園的最大特點是結合地形,在有限的面積內獲取最多的景觀效,自此譽之“潮之名園”,可見其韻致不亞於拙政之大觀。
西塘占地面積230平方米,雖仿蘇州園林樣式而建,卻不失潮汕地區建築特色。結合地形,分為居宅、庭園、書齋三部分。庭園大門東向、進門為封閉小院,正中辟圓洞門與園內相通。入洞門右側為居宅,是一明暗平房,廳面隔扇及室前窗柩,細木裝修纖巧精麗,宅前有拜亭和大庭院。中部庭園植遍竹木,以曲折的水池為主體,狹窄之處臥是平橋,又與宅風檐廊相通。池北疊石假山,有山腳下洞。進洞內攀石級可達山頂,山頂上立有重檐六角亭,稱碧螺亭。亭內立有一小塔。池南有重檐尖頂的芳亭,立於水畔。園西部的書齋為二層樓閣,四周環繞小廊,上層可直接通往假山。庭園不專設園牆,以假山、樓閣為界,把園外空間和景色引為借景。充分體現了庭地小,建築比重大,援引庭外風光入景的特點。
西塘,雖占地只有1畝,但樓台、亭榭、假山、塔、洞、象形石、鬆化石、荷池等巧妙安排,在有限的空間營造無限的美境,使得山水相連,林木相間,亭台樓閣各 得其宜,造化生靈維妙維肖,挈落其間。創設了“三步一‘無我’,五步頻回頭”之藝術境界。至光緒年間,被南社鄉“紅頭船”主洪元記斥巨資購得。洪家購後, 特地派人赴蘇州尋覓原建築師後代,精工修葺一新;又斥巨資採購名家書畫,有唐寅、陸潤庠、何紹基等人墨寶真跡;還珍藏《二十四史》一部,自此聲價倍增。曾是譽滿清代的著名庭園,都同出蘇州“一祖幾代”名師所造。堪稱潮汕第一座“蘇州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