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種子一般是從9月下旬到11月末和翌年從3月初旬到4月末為最適宜的採種時期。種子成熟的特徵是:球果從蒜色到揭椽色,最後呈現陪紫森色(這時球果因失水分而抽折)。樟子松種子千克粒重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大興安嶺地區的樟子松種子6.5萬粒/斤;哈爾濱地區5萬粒/斤;章古台地區3萬粒/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子松種子
- 適宜採種時期:9月下旬到11月末
- 大興安嶺:樟子松種子6.5萬粒/斤
- 哈爾濱地區:5萬粒/斤
樟子松種子處理,種子發芽的條件,
樟子松種子處理
為促使播種後種子迅速發芽,出苗整齊,增強苗木抗性,在播種前,種子應進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 1 )雪埋 在 1-3 月間選擇背陰處,降雪後把雪收集起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坑中或地面上,厚度 30 -50 厘米 ,然後將種子用 3 倍雪拌勻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於雪上,再用雪將上部及四周蓋嚴。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 40 -50 厘米 的雜草。播種前 3-5 天將種子由雪中取出,置於向陽處(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淨後,用 0.5% 的高錳酸鉀消毒 2 小時,撈出後稍陰乾既可播種。亦可將種子置於溫暖處進行短期催芽,當有 50% 的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發芽率達 70.1% 。如冬季無雪亦可將種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進行埋藏。
( 2 )混沙埋藏 播種前 10-20 天,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寬各 50 厘米 ,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在坑底鋪上蓆子,然後將消毒的種子混兩倍的濕沙放入坑內,夜間用草簾蓋上,以保持溫度,白天將草簾掀起,上下翻動,並適量澆水,經 15-20 天大部分種子即裂嘴,就可將種子由沙子中篩出進行播種,發芽率達 62.5% . 如不能及時播種時,則應停止翻動,並加覆蓋物或移於陰涼處,降低溫度,控制發芽。
( 3 )溫水浸種 播種 5-7 天,先將種子消毒後,再用 40 -60 ℃ 水浸種一晝夜,撈出後放在室內溫暖處,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 到種子有 50% 裂口時播種,發芽率達 34.5% 。
種子發芽的條件
種子發芽除了本身發育完全的內在條件外,尚需要有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才能進行。所謂環境條件主要包括水分、溫度、空氣和光線等。
(一)水分:
水分是種子發芽所絕對必須的。有了水分,酵素才能活動,種子貯藏的養分才能水解產生作用,細胞也才能膨脹伸長。
(二)氧氣:
種子開始活動就要進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氣。所以播種時澆水太多,種子反而會腐爛,就是因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數水生植物的種子,能在缺氧狀況下發芽。
(三)溫度:
植物種子的發芽溫度可以從0-40℃的範圍,但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發芽適溫,也就是最適合於發芽的溫度。植物的發芽適溫因原產地而異,一般而言,溫帶植物以15-20℃為最適,亞熱帶及熱帶植物以25-30℃為適。
(四)光線:
有些植物的種子需要有光線才能發芽,也有些植物則正好相反,前者稱為好旋光性種子,後者稱為嫌旋光性種子。所以播種後應考慮植物對光線的好惡來決定覆土與否。一般細小的種子由於養分貯藏少,不足以支持胚芽由土中長出僅能在地表發芽,多屬於好旋光性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