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標本緩急
- 解釋:分析各種病證的矛盾
- 性質:醫學
- 類別:中醫
簡介,概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原理,
簡介
“標”與“本”,是中醫治療疾病時用以分析各種病證的矛盾,分清主次,解決主要矛盾的治療理論。“標”即現象,“本”即本質。“標”與“本”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標”與“本”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從正邪兩方面來說,正氣為本,邪氣為標;以疾病而說,病因為本,症狀是標;從病位內外而分,內臟為本,體表為標;從發病先後來分,原發病(先病)本為,繼發病(後病)為標。總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義,“標”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義。
概述
標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一般認為,標是疾病的枝節和表象,本是疾病的本質,證候是標,病機是本。緩急有兩義:一為病證緩急,指病證的發展速度和危害性;二為治療緩急,指治療應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這裡主要指治療有緩急原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病有盛衰,治有緩急”,何病急治,何證緩治,何方先施,何藥後用,是施治前須綜合考慮的問題,“否則前後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溫熱經緯,》I、感溫熱篇》)。決定治療先後步驟的因素是標本,一般按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俱急者,標本同治”的原則進行治療。
急則治其標
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了緊急危重的證候,影響到病人的安危時,就必須先行解決危重證候。如脾虛所致的鼓脹,則脾虛為本,鼓脹為標,但當鼓脹加重,腹大如釜,二便不利,呼吸困難時,就應攻水利尿,俟水去病緩,然後再健脾固本。
緩則治其本
是指一般病情變化比較平穩,或慢性疾病的治療原則。如陰虛燥咳,則燥咳為標,陰虛為本,在熱勢不甚,無咯血等危急症狀時,當滋陰潤燥以止咳,陰虛之本得治,則燥咳之標自除。
標本兼治
是指標本俱急的情況下,必須標本同治,以及標急則治標,本急則治本的原則。如見咳喘、胸滿、腰痛、小便不利、一身盡腫等症,其病本為腎虛水泛,病標為風寒束肺,乃標本俱急之候,所以必須用發汗、利小便的治法,表里雙解。如標證較急,見惡寒、咳喘、胸滿而二便通利,則應先宣肺散寒以治其標;如只見水腫腰痛、二便不利,無風寒外束而咳嗽輕微,則當以補腎通利水道為主,治其本之急。
原理
疾病的發展變化,尤其複雜的疾病,常常是矛盾萬千。因此,在治療時就需要運用標本的理論,藉以分析其主次緩急,便於及時合理地進行治療。標本的原則一般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和標本同治三種情況。
急則治其標,指標病危急,若不及時治療,會危及患者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如腹脹滿、大出血、劇痛、高熱等病,皆宜先除脹、止血、止痛、退熱。正如《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先熱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大小不利,治其標。”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考慮治療本病。
緩則治其本,指標病不甚急的情況下,採取治本的原則,即針對主要病因、病證進行治療,以解除病的根本。如陰虛發熱,只要滋陰養液治其本,發熱之標便不治自退;外感發熱,只要解表祛邪治其本,發熱之標亦不治而退。
標本同治,指標病本病同時俱急,在時間與條件上皆不宜單治標或單治本,只能採取同治之法。如腎不納氣之喘咳病,本為腎氣虛,標為肺失肅降,治療只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標本兼顧;又若熱極生風證,本為熱邪亢盛,標為肝風內動,治療只能清熱涼肝,熄風止痙,標本同治。
疾病的標本關係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因此,在臨床中要認真觀察,注意掌握標本轉化的規律,以便正確地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