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山記》是元代文學家張養浩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頭以白描手法突出標山無秀無險的特點,暗示作者心境淡泊;及至登上標山,“神超氣逸,身欲羽飛”與前文形成對比,那“手若可即”的眾山,“縈絡交碧,練橫繩引”的水流,又如詩如畫,這勝景又引起作者的“清歡雅思”,但那“不知余之為山,而山之為余也”的感受,及所詠“陶謝韋柳”的“閒適之詩”有作者超然的逸思,又有對現實的不滿。最後借館客之口說明作記緣由。文章雖很短小,但結構精巧玲瓏,語言自然凝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標山記
- 作者:張養浩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雲莊類稿》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標山記
綽然亭西三四里,有雙山曰標。各廣四十畝,童無樹林。東西並峙,皆青石疊矗,勢陂陀可步而上。按《輿圖經》無其名,蓋土人以旁無他山,惟此若標可望,故以名之。其居東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風雨。
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攜酒肴,偕館客清江諭仁本登焉。始有小勞,既戾其上,神超氣逸,身欲羽飛。環視眾山,手若可即。其聯岩屬巚,盛於東南,而微殺於西北。諸支流之水,縈絡交碧,練橫繩引,析而複合。蓋郊外可登眺者,莫此勝焉!
嘗欲構亭其上,時杖履往來,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觴更酌,詠古人閒適之詩,如陶謝韋柳者數篇,其清歡雅思,悠然而集,若世若形,兩忘其所恃。加以煙嵐坌涌,相與冥合,窅乎不知余之為山,而山之為余也!
於是仁本舉酒相屬曰:“樂也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無記!”遂書而貽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標山:在濟南市北郊。
- 綽然亭:即翠陰亭。
- 童:山上沒長草木。
- 疊矗:重疊高聳的樣子。
- 陂:山坡。陀:山岡。
- 輿圖經:地理書籍。
- 土人:當地的人。
- 若標可望:像一個標誌物可以看到。
- 諭仁本:清江人,故稱清江諭仁本。其人與作者過從甚密,異客居於作者的別墅雲莊,故稱之為館客,作者有詩文寫到諭仁本。
- 戾:到達。
- 羽飛:像長了翅膀要飛起一樣。古代傳說,人若成仙,即可飛升。這裡形容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 手若可即: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即,靠近、接近。
- 聯岩屬巘:連綿不斷的山。巘,山峰。
- 盛於東南,而微殺於西北:東南部的山峰高聳,而西北部的山峰略微平緩。
- 縈絡:縈繞交匯。碧:形容水色。
- 練橫繩引:形容河水蜿蜒交叉,好像被索引著一樣。練,繩,均為索引之物。
- 登眺:登高遠望。
- 構亭:造一個亭子。構,構建。
- 杖履:柱著手杖漫步。
- 清觀雅思:清閒的歡愉和幽雅的情思。
- 悠悠:連續不斷的。集:積聚。
- 世:現世,塵世。形:形骸,身體。
- 恃:憑藉。
- 煙嵐:山中的霧氣。坌(bèn)涌:積聚升騰的樣子。
- 冥合:暗合。
- 窅(yǎo):遠望。
- 貽:贈給。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綽然亭的西邊,三四里遠的地方,有兩座山叫標山。每座山約占地四十畝,山上光禿禿的沒有林木。這兩座山東西相對,山上青石重疊,高聳直立。山勢高低不平,可以穩步上登。查找《輿圖經》書,沒有這山的名字。大概當地人認為近處無山,只有這兩座小山像個標誌歷歷在目,所以給它起了“標山”這個名字。坐落在東邊的山,山上有洞像屋,可以在裡面躲避風雨。
泰定元年三月間,讓童僕們提著酒和菜,同館人清江的諭仁本一起去登標山。開始登時稍覺累,登上了山頂以後,心裡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身上像長了翅膀,要飛升天空一樣。環顧周圍的群山,好像用手就可以摸到。那些連線不斷的山峰,東南方的崇高雄偉,西北方的小而分散。這標山下的條條小河,河水碧綠,互相環繞,像白綢縱橫,如繩索牽動,一段兒分開,又一段兒合流。這郊外可以登高望遠的地方,沒有比標山更好的了!
我曾經打算在山上建座亭子,經常拄杖漫步這裡,用以開闊我的心懷,然而一直沒有時間去修建。接著,我們坐進洞裡,擺出酒具和菜餚,斟滿了美酒,又吟詠起古人的閒適詩篇,像陶淵明、謝靈運、韋應物、柳宗元等人寫的一些作品。那種清靜嫻雅的心情,悠然而來,忽隱忽現,這時出時沒的思緒不知從哪兒來的。加上這時山頂煙霧蒸騰上升,天色變得昏晦幽暗,渺渺茫茫,不知道我變成青山,還是青山變成我啦!
因此,諭仁本舉起酒杯相託付說:“多快樂啊,張公這次游山,恐怕不能不寫篇遊記吧!”於是,我寫了這篇遊記贈送給他。
創作背景
此文大約作於元代泰定元年(1324)。延祐七年(1320),仁宗去世,英宗即位。又英宗“好以剛銳神武御下”,群臣悖旨,動輒被殺。作者清醒地認識到在朝為官的風險,便於至治元年(1321)以父老歸養為由,辭官歸里。在這期間,他優遊於故鄉山水泉林之上,陶醉於詩酒田園之中,寫下了不少遊記文,此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文從偕友游山的實感出發,抒發了作者對政治的失意厭倦和企圖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緒,表達了作者一種恬淡自適的生活態度。
文章一開始,作者先以極省儉的筆墨,概括了標山的地理位置、環境狀貌及其得名的由來,要言不繁。“勢陂陀可步而上”亦為下文寫登山埋下伏線。第二段描寫作者游山的情況和感受。似乎是信筆寫來,但結構層次井然,脈絡清晰可見。“始有小勞,既戾其上,神超氣逸,身欲羽飛”,開始登山時,還多少有些累意,而抵達山頂時,不僅累意全無,而且頓時感到超然物外,身上像長了羽翼,要飛到塵世之外一樣。寥寥幾筆,道出了登山的愉悅,使讀者亦產生一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禁不住悠然神往。下面作者便順勢寫出極目所覽所觀,猶如一名高超的丹青妙手繪出了一幅清幽奇特令人陶醉的山水長卷。“環視眾山,手若可即”,立於山頂,猶如被眾山托起,周圍山巒此起彼伏,赫然在目,又好像近在咫尺,伸手可觸,作者不假塗飾,描寫自然形象可感。於是作者旁逸一筆,“諸支流之水,縈絡交碧,練橫繩引,析而複合。”山下潺潺的小河互相縈繞,碧波輝映,像一條橫在原野上的白色綢帶,又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牽引著的一條滾動的玉繩,時而分開,時而匯合。自然之美、藝術造型之美,相映生輝,開人眼界,令人心曠神怡,真正構成了一個詩情漾漾的境界。作者深深為之陶醉,沛然從肺腑中發出“蓋郊外可登眺者,莫此勝焉”的喟嘆。
第三段則拓開一筆,另起端緒。由於對坎坷曲折的仕途和污濁喧鬧的官場感到失望,而力圖在曠遠靜穆的環境裡解除自身的煩惱,於是作者“嘗欲構亭其上,時杖履往來,以豁心目”,這樣就可以永遠離開那服役了三十多年的朝庭,沉醉於恬靜、悠閒、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之中,“出觴更酌,詠古人閒適之詩,”放情於詩酒,這是一種情趣。“其清歡雅思,悠悠而集。若世若形,兩忘其所恃。”超然塵外的心情溢於言表。這一層次到此似乎該收筆了,但作者仍似意猶未盡,在滿篇山水之美好、人心之陶醉的描寫中,寓以深沉的寄託,“窅乎不知余之為山,而山之為余也,”"此時作者已泯忘物我,身臨空曠浩渺的境地,仿佛已與整個宇宙的浩氣融而為一,不再感到自己的存在,不再感到自己是“凡夫俗子”。作者辭官歸里,心中積壓的苦悶、鬱憤,自不待言,故而寄游山川,藉以發泄心中的不平。當然,作者更期望整個身心能得到解放,《標山記》的畫龍點睛之筆就在於此。這一句可以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合讀,境界和情趣是一致的。文有寄託,物我合一,使自然山水美與作者的人性美相融合,這在散文發展史上是值得首肯的。
文章最後,借客言“樂矣哉,公之游乎!”收束全篇,並交待寫作緣由。似乎用筆草草,卻給人留下不盡的回味餘地。
《標山記》是一篇敘寫普通名物的遊記,這要比描摹名山勝水的文章難寫一點,但由於作者在標山游中寄託了自己的真摯感情,又能夠將情和景熔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一座平平常常的小山也陡然起色。此文可謂屬情達意的佳作,值得讀者仔細玩味品讀。
名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鐮:(作者)品味著陶淵明、謝靈運、韋應物、柳宗元的名篇佳句,身處“煙嵐坌涌,相與冥合”的奇妙境域,作者似乎害怕多餘的文辭會把讀者引入歧途。而恰恰是正文結束前那恍若與標山融為一體的絕妙一筆,使讀者也進入了這一全新的境界。(《中國散文鑑賞文庫 古代卷》)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別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元史》有傳。少有德行,好學不輟。二十歲時出為東平學正,遊學京師,闢為禮部令史,授堂邑縣尹,累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因上疏幾遭大戮,時年五十二歲,乃以父老為名辭官歸隱近八年,其間朝廷多次徵召,皆不就。天曆二年(1329)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台中丞,養浩以六十歲之衰年聞命即發,為官四月,以勞瘁死於任所。他是元代政治家、詩人和古文家,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家,有散曲集《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