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世洲,男,漢族,1957年10月出生,浙江義烏人,教授、教育學博士,博(碩)士生導師,“雙龍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庫“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浙江師範大學“教育部中南非人文交流計畫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理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社會科學》、《教育研究》、《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ER)》等通訊評審。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史、非洲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經濟和教育管理。先後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奈及利亞拉格斯大學、美國楊百翰大學、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訪學。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7項;出版專著11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14篇,其中在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5篇。先後獲省部級科研與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樓世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義烏
- 出生日期:1957年10月
- 職業: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等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雙龍學者”特聘教授等
- 代表作品:《中國大學科技創新力指數報告(2017)》、《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等11部著作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科研成果:,
人物簡介
樓世洲,1980年2月參加工作,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史專業畢業,博士,研究員,博(碩)士生導師。
任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研究生學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高等教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非洲教育研究所所長。浙江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全國教育史學會理事、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浙江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校學位辦公室主任,浙江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庫"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
主要經歷
教育經歷
1978年2月至1980年2月在金華師範學校物理專業學習。
1982年12月至1985年9月在浙江師範學院(大學)物理系專升本函授。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史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
2007年5月至2007年7月在奈及利亞拉格斯大學訪學。
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在美國楊百翰大學訪學。
工作經歷
1980年2月至1990年10月在浙江師範學院金華分校(專科部)、浙江師範學院 (大學)物理科(物理系)工作。
1990年10月至1999年5月先後任浙江省高師師資培訓中心辦公室主任、培訓中心副主任。
1999年5月至2003年11月先後任浙江省高師師資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成人教育學院院長,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院院長等職,2002年12月晉升研究員。
2003年11月至2010年12月任浙江師範大學研究生學院常務副院長,其間:2003年11月至2007年6月兼浙江省高師(校)師資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
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兼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
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任校長助理。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兼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2010年12月,任浙江師範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兼研究生學院常務副院長。
2013年5月,任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8年1月,免去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職務,現任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庫“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
研究方向:
教育史、非洲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經濟、教育管理、職業教育。
科研成果:
先後赴非洲奈及利亞拉格斯大學、美國楊百翰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參加在南非比勒陀利亞召開的中南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主辦的2017年《中美人才培養計畫》年會,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標項目務1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子課題1 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子項目2項。出版專著11部,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獲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若干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獎若干項。
代表專著:
1.《職業教育與工業化—近代工業化進程中的江浙滬職業教育考察》,學林出版社,2008.1.
2.《奈及利亞高等教育研究(非洲高等教育研究叢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9.
3.《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2.
4.《中國大學科技創新力指數報告(2017)》,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部分論文:
[1]岑建,樓世洲.英國學徒稅政策及其特點[J].比較教育研究,2017,39(12):99-106.
[2]樓世洲,張家雯,吳海江.“63%的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嗎?——對羅斯高團隊研究結論的幾點質疑[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06):143-147+158.
[3]樓世洲,劉秉棟.日本對非洲教育援助框架“圖景”分析——歷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17,39(05):61-66.
[4]樓世洲,徐倩,萬秀蘭.對我國非洲教育研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138-142.
[5]劉秉棟,樓世洲.俄羅斯教育專業學位項目設計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6,43(08):65-74.
[6]周紅霞,樓世洲.基於就業信心指數的大學生就業信心的實證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6(04):71-76.
[7]樓世洲,薛孟開.人力資源強國目標下教育發展的三次戰略轉型[J].教育發展研究,2015,35(05):1-5.
[8]樓世洲.從援助走向合作:基於“中非大學20+20合作計畫”的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4,36(05):1-5.
[9]樓世洲.培養關鍵能力,促進非洲的可持續發展——非洲教育發展聯盟2012年三邊會議評述[J].比較教育研究,2013,35(11):44-48.
[10]樓世洲,林浩波.大學生結構性就業失衡:專業與行業的實證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34(05):109-117.
[11]樓世洲.“影子教育”治理的困境與教育政策的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3,33(18):76-79.
[12]樓世洲,彭自力.全球化視野下非洲高等教育發展的路徑選擇[J].比較教育研究,2013,35(06):8-12.
[13]樓世洲,彭自力.非洲大學聯盟《戰略計畫(2011~2015)》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2,34(12):6-9.
[14]樓世洲,徐輝.新時期中非教育合作的發展與轉型[J].教育研究,2012,33(10):28-33.
[15]樓世洲.塞內加爾大學科研體系改革計畫評析——以達喀爾大學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12,34(06):24-28.
[16]朱欣欣,樓世洲.公平和發展:義務教育中的政府責任和政策選擇[J].教育科學,2012,28(02):1-4.
[17]樓世洲,李卓穎.千年發展目標進程中的波札那中等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11,33(12):24-28.
[18]樓世洲.辦學自主權:現代大學制度的基礎[J].教育發展研究,2011,31(17):2.
[19]樓世洲,李卓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改革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1,33(04):34-37+42.
[20]樓世洲,彭自力,潘宗桃.奈及利亞基礎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及政策分析[J].西亞非洲,2011(03):37-41.
[21]樓世洲,彭自力.奈及利亞推進基礎教育性別平等政策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0,37(12):52-55.
[22]樓世洲,彭自力.聯合國“撒哈拉以南非洲師資培訓計畫”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32(11):1-5.
[23]樓世洲,彭自力.奈及利亞職業技術教育體制改革的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32(04):7-11.
[24]樓世洲,姜子超.尚比亞教育發展中的民主化進程[J].外國教育研究,2010,37(01):58-61.
[25]李潤洲,樓世洲.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學者話語言說[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06):23-27.
[26]樓世洲,張麗珍.教師專業境界: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和諧——過程哲學視野下的教師專業發展[J].教師教育研究,2009,21(06):20-23.
[27]樓世洲,M.A.喬治·加加.奈及利亞推行教師資格標準的危機:一種悲觀主義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9,31(11):32-35+58.
[28]樓世洲.經濟結構調整計畫與奈及利亞高等教育體制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9,31(05):40-43.
[29]樓世洲,張婷.對杭州民辦國中現象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9,29(08):23-25.
[30]樓世洲,寧業勤.美國卓越績效準則對我國學校評價準則構建之啟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25(02):80-85+123.
[31]樓世洲.從UPE到UBE:奈及利亞推進基礎教育的政策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9,36(03):1-4.
[32]樓世洲,寧業勤.學校內涵式發展評價準則的構建[J].教育科學,2009,25(01):10-13.
[33]樓世洲,寧業勤.奈及利亞高等教育就業政策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8(11):14-18.
[34]樓世洲,岑建.奈及利亞大學教育質量保障體制改革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84-88.
[35]樓世洲,王良春.新型工業化背景下高職教育制度創新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8(Z2):58-60.
[36]樓世洲.教師資格制度中建立教育實習評鑑標準的思考[J].教育科學,2008(03):70-74.
[37]樓世洲,岑建.奈及利亞大學財政體制的困境與改革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8(06):39-44.
[38]樓世洲.奈及利亞私立大學的發展和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105-109.
[39]樓世洲.奈及利亞教師教育體制的變革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7(12):56-60.
[40]樓世洲,張麗珍.教師專業自主:困境與出路[J].教師教育研究,2007(06):6-9.
[41]樓世洲,李士安.構建城鄉中國小教師定期流動機制的政策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7(19):1-4.
[42]樓世洲,陳明昆.希臘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5(09):76-80.
[43]樓世洲.教師職業的社會化進程及實施[J].教育評論,2003(04):23-25.
[44]樓世洲.國外教師在職進修制度的改革與發展[J].教育評論,2001(02):49-52.
[45](2009)Harmony between Spiriitual and Real Word: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te under the Vison of Process Philosophy.Tattva Jonrnal of Philosophy, Bangalore, India(1).
(以上期刊論文詳見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