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莊,2009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樊莊
- 廢止年份:2009年
- 所在區域:山西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Fánzhuāng
樊莊,2009年廢止的地名。
樊莊,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始居人姓氏冠以聚落通名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平陸縣第一區;1962年屬部官公社下牛大隊;1984年社改鄉,屬部官鄉下牛村民委員會轄;根據平政〔2002〕84號檔案精神,部政字〔2006〕7號檔案批准將該村併入陽朝村民委員會,村民於2004年陸續搬遷至陽朝,至2009年已無人居住...
樊莊公社,因位於樊莊,故名樊莊公社。地名含義 據查,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樊姓大戶在此建村,因占有大面積田地,號為“樊千頃”。另有郭、白、田、李四姓,均為當時樊姓的佃戶,因是樊姓的莊園,故取名樊莊。歷史沿革 河間解放後屬第二區。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建樊莊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
該村現有土地2460畝,人口3200人,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於保定市東南郊,東外環路兩側,與保新路、保滄路相連。村黨支部、村委會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統攬全局,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走種、養、加相結合,肉、蛋、奶一齊上的道路,促進了養殖業的大發展,圍繞大韓菜市場、東二環路...
樊莊社區是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下轄社區。樊莊社區地處仙女鎮城郊結合部,2008年由樊莊村轉型為樊莊社區。社區轄區面積約0.4平方公里,東至農開路、西至新都路、南至團結河、北至新通揚運河,地理面積覆蓋328國道南北兩邊。社區轄區內有一個片區和六個村民小組,總計1638戶,4825人。社區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
陳有忠,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高中學歷,199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樊莊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2022年7月,陳有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紀檢監察工作委員會紀律審查和靈丘縣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人物履歷 歷任原大同縣倍加造鎮樊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
樊莊行政村位於山東省臨清市煙店鎮南部,距鎮政府3.5公里,北與陳辛莊村交界,該村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以沙壤土為主,東西最大距離0.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0.3公里,境內有1條瀝青路與村內街道相連線,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占地總面積157公頃,村莊建成區面積15公頃。全村姓氏有劉、路、高等共13...
樊莊村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葉邑鎮鎮政府東2公里,屬於(2015年脫貧村),全村共有310戶1360人,轄六個村民組、兩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0畝,人均耕地1.5畝。村主要產業是產業是小麥、玉米、花生、油菜等。村兩委班子健全,共有6人,黨員43人,屬革命老區村。屬縣派支部書記,宋勝濤,...
小樊莊村 小樊莊村,1970年設立。地名含義 因該村姓氏故得名小樊莊村。歷史沿革 1975年屬王集鄉王節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並鎮,隸屬王集鄉人民政府王節村民委員會管轄至今。
大王鎮樊莊村位於風平線以南1公里處,北臨金盆,南靠古仁,東挨大陽,西靠新興,交通便利。由5個自然村組成,286戶,1030口人,黨員38人,耕地面積3468畝。果業栽植是我村的一個產業支柱,隨著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和技術的指導,使我村的果業生產得到了發展,在村民收入中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我樊莊村村級組織健全,...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洙湖鎮樊莊村(也叫凡莊村)位於小洪河東岸,由4個村組成,分別是:樊莊村,前朱莊,後朱莊,杓朱莊。樊莊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自然村落,村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等農作物。教育設施有一所學校——樊莊國小,目前已培養出大量學生,走出了數十名大學生。衛生設施有三處診所,方便...
樊莊村 該村位於溧陽北部,與金壇指前鎮張茅鵬、金崗村接壤,距市約20多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男性絕大部分姓王(全村無一樊姓,不知何故),南宋時由河南遷來,屬三槐堂。
沁水縣胡底鄉樊莊村位於胡底鄉東部,端高公路貫穿而過,周圍與高平市原村鄉,固縣鄉南山村,賈寨村、王回村、苗溝村接壤。基本概況 交通方便。全村現有農戶335戶,人口1065口人,自然莊2個;有耕地面積1352畝,村民收入以第一產業為主,目前村里黨員有31人,各種村級組織機構健全。農業經濟 樊莊村是個農業村,...
樊莊村 樊莊村位於新壩鎮西部,隸屬於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壩鎮,全村現有8個村民小組1955口人,有黨員48人,村兩委成員6人。樊莊村的產業基礎為傳統種植業,近年,隨著受魏口村食用菌基地的輻射帶動,食用菌的種植成為該村的新興產業,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2008年該村人均純收入為5670元。
樊莊村 該村有耕地1583畝,520戶,1985人,私營企業106家,產值12792萬元,納稅472萬元,從業人員375人。主要項目有拔絲、鍍鋅、紡紗、印花、礦棉、建材等,有果樹150畝,其中梨樹105畝,村辦國小1所,有學生240人,教師8人,衛生所1個,醫生4人。
該村位於廊坊市永清縣永清鎮西南方,有條鄉村公路貫穿本村,交通十分的便利。全村縣有常住人口600人,土地耕地面積1098畝。本村以農村的產業結構為主導,結合本村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展出以農業、林果業、養殖業和副業為主的多項經濟體系。農業方面:本村的農業現以大棚蔬菜的種植為主,其品種為小型中棚的冷棚黃瓜和胡...
樊莊村 樊莊村是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瀛州鎮下轄村。樊莊村,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瀛州鎮下轄村。位於河間市市郊北4公里處。柏油馬路直接通村。該村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樊姓從山西遷來建村,故取名樊莊。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為主。
樊莊村 樊莊村屬於城南管理區,地處330國道邊,交通便利,距離縣城所在地6公里,全村176戶546人,分5個村民小組,第5組是自然村嶺腳,全村黨員21人。耕地面積190畝(其中水田面積135畝,旱地55畝),山林面積3358畝。
沁水縣端氏鎮樊莊村位於沁水縣端氏鎮以西1公里處,全村轄4個自然莊,200戶,600餘口人,耕地面積1400畝。蔬菜種植是我村的產業支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村的運輸業和個體經營也得到了發展,在村民收入中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新農村建設 樊莊村村級組織健全,稻田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捷。侯月鐵路的開通改變了我...
前樊莊 前樊莊,由姓氏加“莊”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莊靠近村落前方且樊姓人居多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該地名現今已不存在。
南樊莊村,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果子窪回族鄉下轄村。南樊莊村,位於河間市南2.5公里、鄉東南2.5公里處。屬華北石油產區。該村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原名范莊。因村北有一朱家墳地,經朱、豬同意,范、飯同音,為避豬吃飯諧音,故改名為樊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按方位又改為南樊莊。農業生產以小麥...
樊莊大隊 樊莊大隊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樊莊大隊屬於別橋公社。歷史沿革 1949年設別橋區、鄉,1956年撤區並鄉,1958年成立別橋公社,至2014年12月31日止已消亡。
樊莊村 樊莊村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韓莊鎮,位於湯陰縣城西北方向6.1公里處,羑河北岸。
後樊莊 後樊莊,由姓氏加“莊”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莊靠近村落後方且樊姓人居多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該地名現今已不存在。
樊莊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樊莊村位於悅樂鎮西南,與王咀子鄉和上里塬鄉接壤,全村總土地面積40913.1畝,其中:耕地面積3790畝。轄6個村民小組,216戶1035人,勞動力520人,其中:女勞動力234人,2005年全村人均產量638 公斤...
西樊莊 西樊莊是河南省地名,因地理位置命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所處地緣特點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建國後屬八區。 1955年屬坡頭中心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