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樊深
- 字號:文深
- 所處時代:南北時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東猗氏
- 主要作品:《孝經》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成就及榮譽,
人物生平
樊深出身當地大戶,少年喪母,20歲左右開始問學讀書,“負書從師於西河,講習五經,晝夜不倦”。北魏孝莊帝永安年間,曾一度隨軍征伐,以軍功除蕩寇將軍,累遷伏波、征虜將軍(從三品),授中散大夫。然非其所好,遂歸家侍養他的繼母。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夏,孝武帝為大將高歡所逼,西遷長安。河東猗氏樊姓王姓等大戶組織當地地主武裝,護送孝武帝,抵擋高歡軍隊的追擊。樊深的父親樊保周、叔父樊歡周都被高歡軍隊殺害,樊深也因避難出走,不幸墜崖傷足。之後,他便改名換姓,遊學於汾、晉之間。
大統三年(537年),西魏大將宇文泰進據河東,擊退東魏河東守軍,褒獎為阻止高歡西進的河東樊、王大戶,樊深才得以恢復其名。不久,西魏開府大將於瑾又將其引至府中,設館教授于謹子孫。西魏政府授樊深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之職。西魏大統初年,于謹為司空,又引樊深為咨議。到大統十五年(548年),樊深出任地方,代行下邽縣令。
西魏文帝死後,宇文泰總攬西魏政權:他“雅好懦術”,開館置學,以經學教授諸將子弟,遂聘樊深為博士,後又升為國子博士。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依據《周禮》規定,改西魏官制,又先後用樊深為太學助教、博士,並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之稱號,對他禮遇甚高。到周武帝建德後,才以老告官,隨後病死。
歷史評價
樊深一生,多半處在軍事紛爭的社會環境中,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然自勉自勵,精心於學問的潛研。他在宇文泰統治下的西魏,生活比較平靜,仍然學而不倦,“老而不怠。”他在上朝和回家的途中,還常常騎在馬上讀書。有一次他騎著馬看書,馬驚把他摔在地上,還折斷肢體。正因為這樣,他對懦學經典研究至深至精,每講經典,都能大量引用漢魏諸家之說。
成就及榮譽
樊深治學領域廣泛,不僅潛研儒家經典,而且對於語言文字,以及東漢以後的陰陽曆算都有一定研究。他所撰寫的《孝經》、《喪服問疑》、《七經異同說》,《義綱略論》等書,至唐代亦有流傳。
樊深也是一位孝子。他的生母早逝,很早就同繼母一同生活,對繼母很孝敬。永安年間(528-529)隨軍征討葛榮、邢杲,以及元顥後,樊深以功除蕩寇將軍,累遷伏波、征虜將軍(從三品),授中散大夫。然這些非其所好,他在讀書時曾經看到吾丘子歸養侍親的孝行,深有感觸,於是便遂棄官還鄉,侍養自己的繼母。
永熙三年(534)孝武西遷時,父親保周和叔父歡周被殺,他逃離在外,仍然十分惦念他的繼母,在逃難之中,偶然得到一筐麵餅,想到他的繼母年老行動不便,很可能挨餓,便在腿足重傷的情況下,匍匐尋母,將這些麵餅送到繼母手中。宇文泰為他們一家追恢名譽之後,他回家重新安葬父親,曾背負黃土,堆積成墳。樊深的這些品行,也同他的學問一樣,得到後世的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