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於禮,字立夫,古浪人,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舉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樊於禮
- 字號:立夫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古浪
簡介,生平,
簡介
樊於禮(生卒年不詳),字立夫,古浪人。
生平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舉人。先生自幼學習勤奮。讀詩書,有悟性,善解字詞義,追尋典章出處;作文章錘詞練句,博採眾長,融會經史奇情,論述縝密精當,一氣呵成,深受學界鐘愛。他性情端莊謹慎,舉止大方不苟。對親友至誠,對父母至孝,為鄉里所推崇。
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舉後,先後任湖南省長沙、清泉等縣知縣。他在任所,體恤民情,善解民意。辦案重調查研究,重真憑實據,不輕信口供。行政著眼百姓,為民解憂解難,治理“官蠹、民賊”,政績卓著,百姓愛戴備至,有“愛民如子”的美譽。
嘉慶二十二年(1817)冬月,樊於禮母親逝世,他便離職回故鄉服喪丁憂,守墓3年,清居家室,足不出戶。時古浪縣知縣四川墊江舉人李焜,幕其賢而造訪,他畢恭畢敬相迎。李焜返回時,又送之門外停立,直等到李知縣車馬遠離,聽不到車馬聲時,才轉身回屋,由此可見其謙遜賢達之一斑。
嘉慶二十二年(1817)冬月,樊於禮母親逝世,他便離職回故鄉服喪丁憂,守墓3年,清居家室,足不出戶。時古浪縣知縣四川墊江舉人李焜,幕其賢而造訪,他畢恭畢敬相迎。李焜返回時,又送之門外停立,直等到李知縣車馬遠離,聽不到車馬聲時,才轉身回屋,由此可見其謙遜賢達之一斑。
樊於禮在丁憂期滿後,即將回湖南復任前,為家鄉學子辦了一件大好事。當時,古浪學子在長安(今西安)參加鄉試,貧苦百姓的子弟,儘管飽學詩書,滿腹經綸,但由於籌措不起盤費,無法前往應試,人才多有埋沒,士民感慨不已。樊於扎對此深表同情,於是他倡議在古浪設立興文社,號召地方有識之士,捐銀集資,作本生息,供古浪學子赴鄉試之用。他書發文告,多方奔走呼號,並第一個捐出紋銀千兩。一時間全縣有識之士紛紛回響,捐銀達數千兩,儲積了地方學子應鄉試的川資,解決了這一困難。從此,古浪赴西安應鄉試者漸多,取得功名者,也不乏其人,士人莫不感恩戴德,有口皆碑。
道光元年(1821)春三月,樊於禮在即將起程回湖南復任前,特意修書古浪縣衙,擇日拜訪了古浪知縣李餛。李知縣婉留於禮在縣衙暢敘一日,兩人談得很投機,遂成了好友。樊於禮起程那天,路過縣城時,李焜送至南門外教場坡,目送車馬遠去。
樊於禮回湖南復任後,勤政愛民,以如既往,“政聲為湘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