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71年增設高中部,1983年改制為“三三制”完全中 學。
2003年晉升為“安慶市示範高中”。
2010年晉升為“安徽省示範高中”。
辦學理念
學校在極其艱難的辦學困境中,進行了堅苦卓絕的探索實踐和大膽的改革創新,逐步形成了農村中學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風格。“一點三線”的管理模式就充分地體現著會中人的工作精神和風格。學校在管理工作中始終以“校長室為中心”,按工作特點分成了三條管理鏈:一條是“分管副校長——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負責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工作;一條是“分管副校長——年級組、校團委、校警室——班主任”,負責學生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一條是“分管副校長——總務處——工勤組”,負責財務、基建和服務工作。學校各項工作緊緊圍繞“中心”,“三線”並重並舉,互動協作,校長室的各項決策能夠快速有效地落實到終端。
學校逐步建立健全了系統的工作職責目標考績管理機制。從校長到教工,從各處室到各基層班組,從教學到後勤,所有部門和下屬單位都有嚴明的崗位職責,所有人員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真正做到人定崗,崗定責,事定標;學校又依據各崗位職責,制定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確保人人有規可循,事事按章操作。
為了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目標一步不虛地落實到位,會宮中學始終堅持“年級主任坐班、班主任輪流值班制度”、“常規教學定期普查、不定期抽查制度”和“教學紀檢值周制度”。這是學校從微觀督查到巨觀調控的一種極富特色的動態管理機制。通過“檢查——督促——總結——反饋——整改”五個工作環節,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跟蹤管理,使教育教學全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及時抓緊抓實,存在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整改,工作過程能夠不斷地得到最佳化,管理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切實得到了增強,全面促進了學校的各項工作。
學校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生本理念”,各項工作都以“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發展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的後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紮實的基礎。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面向全體學生,採取分層教育、分類指導的策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值的提升。啟動“幫教治跛”工程,關心學困生、特困生和違紀生的學習和生活,注重心理疏導;年級組全面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和違紀學生跟蹤教育檔案,不讓一個學生落伍,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高度重視特長生的培養,採取獎勵措施,積極鼓勵學生髮展特長。在教育實踐中,注重人本研究,依託省級科研課題《農村中學生德育現狀的分析與研究》,用五年時間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總結、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依據。
辦學條件
學校規模
學校有教職工150人,4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200多人。新校區擴建工程已經基本完工。
硬體設施
校園占地130餘畝,擁有標準的田徑運動操場和籃球場;教師全部配備了手提電腦,教學和辦公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兩棟共60個教室的新教學樓已經驗收啟用,十棟師生公寓樓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一棟多功能餐廳4000多平方米,滿足了教學和師生生活的需要。大門樓、校園內廣場和道路改建已經竣工,校園全方位監控系統工程正在建設,園內綠化、文化、美化等建設規劃方案已經開始分步實施。
辦學成果
自2003年以來,高考本科達線人數一直是直線上升,多年在樅陽縣和安慶市遙遙領先。進入省級示範高中後,學校開始側重應屆生的教育教學質量,2011年應屆生本科達線率突破70%,2012年應屆生本科達線率近80%,2013年應屆生本達線率82%。先後有二十多位學生分別被北大、清華、科大、人大等名牌大學錄取。每年數理化生學科省市級競賽、文藝和科技比賽等,都有大批學生獲得較好的等次獎。在安慶市和樅陽縣年度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中,學校多年獲得團體總分一等獎、培育優秀人才一等獎、高考團體優勝獎、高考優秀成果進步獎和突出特色貢獻獎。
學校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先後獲得“安全先進單位”、“民主管理先進集體”、“中國小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基層先進黨組織”等榮譽;2010年,被
北京師範大學列為全國“校本培訓基地”;2012年,被安徽省招生考試研究會聘為理事單位,安徽大學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