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觀位於縣中和場鎮中和村、石缸村和兩河村之間的老君山上,海拔549.9米,侏羅系蓬萊鎮組紫褐色砂岩和泥岩互層,面積約有14000平方米。山體呈北東走向,山以觀名。觀內塑有老君,故名老君觀。據《中江縣鄉土志》和《中江縣宗教志》記載:“老君觀原名老廟子,後改今名。始建於西漢元間,重建於宋紹聖二年(1095)”。相傳,宋哲宗趙煦曾到過此廟朝拜,觀保存聖架,至今完好。廟大,塑像多,時間久遠,成為潼川府三大觀之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樂至縣中和場鎮老君觀
- 地理位置:四川樂至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 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老君觀歷史悠久,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觀堂建築宏偉,布局雅致,原有三重堂,第一殿武聖殿,第二殿老君殿,第三殿玉皇殿。觀有田土120餘畝,租給4戶佃農耕種;草山幾個大坡,賣柴草可供10餘人的全年生活費用。住觀道人多,香火旺,每年娘娘聖會,演川劇,唱大戲,連續數日,小商販雲集,香客絡繹不絕,尤為熱鬧。到了清末和民國時期,觀才由和尚主持,並塑多尊佛和菩薩塑像,觀成為佛和道的寺觀。共塑佛菩薩和神像821尊。
歷史沿革
老君觀原屬中江縣轄,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運動,觀產被沒收,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耕種。觀內和尚還俗,回家鄉務農。1953年劃歸樂至縣轄。1955年觀無人管理,觀房被撤,用作修解空寺村國小之用。觀房及佛菩薩和神像均遭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委、縣人民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當地信教民眾開始恢復道教生活。1993年2月,眾多道教信徒自發組成復建領導小組,籌備、規劃老君觀的恢復、修建工作,募資集財,捐材獻工,得到道教徒的鼎力資助。年余,千年古觀換新顏。
老君觀現有殿堂5殿,第一殿武聖殿,第二殿老君殿,第三殿玉皇殿,第四殿唐皇殿,第五殿財神殿,建築面積896平方米。塑有關羽、關平、周倉、老君、玉皇、財神、唐皇李世民、三官、觀音、文殊、普賢、十八羅漢、雷公、電母、眼光、地母、燃燈、藥王等菩薩和神像62尊,其中木刻5尊,泥塑15尊,玉佛1尊,余為石刻。生活區建築面積768平方米,建有戲樓1座,廚房、道士、居士住房、客房23間,齋堂等生活設施齊備。觀內有池塘1口,面積34平方米。觀內外植樹4000餘株,風景幽靜,環境優美。
老君觀現有冠巾道士5人,住持為田誠宗,皈依居士600餘人,道教信眾萬餘人。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為月課會。除此之外,尚有正月上九會,二月、六月、九月觀音會,三月娘娘會,五月單刀會,七月中元會,十月血盆會,十二月元滿會。其中最為隆重的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娘娘會,有上萬人參加活動,不僅有本縣人參加,還有外縣、外省人(雲南、重慶、陝西、貴州)參加活動。
1994年12月11日,縣人民政府民族宗教辦批准老君觀為道教活動點。1996年8月,全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和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陳代瑛來觀視察,指導道教工作。
老君觀在觀管理委員會領導下,正努力引導道教信眾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構建和諧宮觀,恢復千年古剎而努力。
地圖信息
地址:資陽市樂至縣四一二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