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樂腔
- 地點:臨汾市
- 屬性:劇種
- 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特色,
起源
樂樂腔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當地老百姓介紹,這種戲曲形式起初由民歌和民間音樂結合而成,以地攤說唱為主要表演形式,至明朝末年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獨立劇種,清朝末期發展到鼎盛階段,後因災荒等原因日漸衰落。上世紀端碑章五十年代,浮山民間藝人經過重新整理,排練了樂樂腔劇目,把這一瀕臨失傳的小劇種重新搬上了舞台。68歲的宋月花從1956年就開始學習演唱,50多年來,樂樂腔伴隨她走過了無數個難忘的日子雅套定恥。 樂樂腔的伴奏樂器文場只有小嗩吶、笛子,以吹高音為主,武場則用大鑼、大釵、大鼓、小鼓、雲鑼和碰鈴,基本板眼為一板一眼、一板兩眼和無板無眼,板式有慢板、平板、頂板、散板等。在浮山縣南張村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入了樂樂迷,忘了餵毛驢",在宋月花的記憶中,當時每年年關到正月,樂樂腔的戲台前啥時候都是人山人海。
特色
樂樂腔的演出俗稱一小二土,服裝以軟折為主,大多上演"小戲"、"土戲"、"家庭戲"和"回回戲",演員行當以生、旦、丑三門為主,曲調歡快、祝主碑頁悅耳動聽,表演且歌且舞,突出"喜鬧"的特點,因此這種靈活方便的戲曲形式更適合深入山莊窩鋪進行演出。然而從1979年以後,因種種原因樂樂腔人才青黃不接,棗良再次步入發展的低谷。 61歲的邢作義也束凝端是南張村樂樂腔的傳承人之一,近30年來,他親身見證了樂樂腔由盛轉衰的過程。現今在浮山縣南張村,能演唱樂樂腔的只有寥寥幾人,這讓經歷了樂樂腔繁榮時期的邢作義充滿了物是人非的落寞感。喜愛樂樂腔的老藝人對土生土長的小劇種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在他們心裡一直渴望著樂樂腔能夠傳承和發展下去。 樂樂腔是一個古老的傳統地方小劇種,也是民族的藝術遺產,對笑炒再研究中國戲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採訪結束時我們得知,為了保護和搶救樂樂腔,當地文化部門正在抓緊組織老藝人們蒐集整理資料,並已經開始著手對這一古戀刪腳老劇種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