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掛牌於2013年初。而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樂山用了整整20年。夢想由此點亮,新的道路徐徐展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正式掛牌:2013年初
  • 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
  • 發展理念:創新、創業、創造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介紹,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歷程,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介紹

自此,四川繼成都、綿陽、自貢之後,省內第4個國家級高新區正式走上歷史的舞台,肩負起一個區域崛起的重任。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尊崇“創新、創業、創造”的發展理念,以“高端技術、高端產業、高端產品、高端品牌”的發展思路,集聚產業。力爭到“十二五”末,園區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占據主導地位、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要素資源相對集中,自主創新能力較強,資源能源消耗較低,機制體制靈活的現代化創新型特色科技產業園區,成為帶動西南,輻射東南亞,影響西部的新興生態科技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郭捷表示。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歷程

2001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決定將1000噸多晶矽生產項目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放在樂山。為了承接1000噸多晶矽這個“大單”,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高新區全線南移。
嘉州古城一水之隔的大渡河南岸,一個有著嶄新的產業,有著實質內涵的樂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始崛起。
經過20年的開發建設,樂山高新區內形成了以新能源、電子信息(物聯網)、現代機電製造、生物醫藥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目前,高新區已成為四川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園區,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矽材料開發與附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是省“1525”重點特色產業園區、“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和“創建勞動關係和諧園區”。
2012年,樂山市“一區三園”實現工業總產值546.92億元,工業增加值200.0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500.7億元,出口創匯5.4億美元。其中,核心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55.23億元,工業增加值42.5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7.15億元,出口總額5092萬美元,利稅總額26.5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68億元,招商引資55.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70萬美元;完成區本級財政收入4.3億元。
隨著樂山 “一港四梯級、五鐵十高速”等“千億交通工程”重大項目全速推進,這裡將打造成集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樂山高新區將凝聚優勢資源,邁進成都半小時經濟圈!
樂山高新區20年的發展歷程,一個“創”字,折射出高新區開拓者嘔心瀝血的努力成果。高新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大到強,無不包涵著高新區以“創”為精髓,延伸出“創新、創業、創造”這一發展靈魂。
為此,樂山高新區始終堅持“科技強區”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升特色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創新資源集聚發展,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創新創業載體和公共服務平台,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

——依託東汽峨半、新光矽業、永祥矽業等骨幹企業,先後承擔21項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大型西門子尾氣回收工藝技術裝備、大型四氯化矽氫化技術裝置、多晶矽還原爐調功技術裝置、多晶矽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重大技術攻關項目。
——圍繞光伏新能源等特色產業發展,全市及高新區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創新型企業,強化人才引進和培養。2011年,園區企業R&D投入總額達到10.8億元,占總銷售收入比重的2.48%。截至2011年,園區集聚了高新技術企業32家,省級創新型企業30家,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8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博士後工作站1家。
——產學研合作深入開展。高新區一直致力於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目前已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3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共建合作平台。
——創業孵化體系初步建立。2012年高新區孵化園總面積將達15萬平方米,科技成果轉化中試放大廠房7萬平方米。建立了樂山市科技創新基地,匯聚產、學、研、資、介等各種要素,現已成為樂山市中小型科技企業聚集發展、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的搖籃,孵化企業80餘家。針對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建成孵化大樓、標準廠房、動力中心、服務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設施體系。
——著力搭建公共服務平台。成立了四川省矽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組建了“樂山高新區科技中介服務聯盟” 和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技術轉移中心,從而提升了園區創新創業的服務軟環境。目前,加盟的各類專業機構已達25家。
——科技項目和智慧財產權工作成績突出。截至2011年,累計獲得各類專利授權441項,其中發明專利137項。2011年9月,高新區順利通過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驗收。
目前,高新技術創新及轉化能力已成為推動園區快速發展的核心引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