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坊街位於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驢溪河畔,是江津燒酒的發源地。至清乾隆年間,白沙釀酒作坊多聚於驢溪河畔,形成長約一華里的釀酒作坊一條街,俗稱“槽坊街”。(現存江津區白沙鎮槽坊街社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槽坊街
- 地理位置: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
- 長度:500 m
地理人文,地理特點,氣候特點,人文特點,發展歷史,源起,變遷,復興,街道特色,
地理人文
地理特點
白沙鎮位於長江上游,東經106°07',北緯29°04',在江津區西部,長江南岸,距縣城45公里。白沙鎮多為丘陵,高山、峽谷、險灘相依。山多平原少,土壤富硒,綠林環繞。土壤中的硒元素平均含量高達0.3187mg/kg,是世界平均含量的15倍以上。富硒的好處不僅是增強人體免疫力,還為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產條件。
槽坊街位於白沙鎮東海沱村,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上達川南,下達重慶,南抵貴州,北走永(川)、璧(山)。距瀘州136公里,距重慶114公里,距貴州邊境60里,距合江50公里。地處川東的西南邊緣,與川南地區接壤,同貴州鄰近。
槽坊街旁的驢溪河,全長40餘公里,經九彎八曲後在白沙鎮西側注入滾滾長江。驢溪河水清澈見底,含礦物質極微,以此水釀出的酒甘美濃烈。
氣候特點
槽坊街作為江津燒酒的發源地,白沙鎮占據了良好的氣候條件。所在地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系資源比較豐富,除長江外,還有驢子溪,終年不涸。驢子溪,在康熙時尚名梨子溪,以音轉為今名“驢溪”,在白沙匯入長江。驢溪河畔,土壤肥沃,70%由紅石穀子夾黑油沙土覆蓋,還有黃泥夾沙土、黃泥土壤等,為其提供了軟水、紅皮糯高粱等優質的釀酒原料。紅皮糯高粱顆粒飽滿,澱粉含量多,是小麯酒生產的最佳原料品種。
人文特點
白沙鎮作為江津燒酒的發源地,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翻山越嶺,涉江涉水,白沙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先民們頑強、耿直、胸懷坦蕩、自強不息、自在生活的文化氣質,在展示了重慶大山大江的地域特色的同時,也濃縮了這座城市歷久彌新的精氣神。
著名愛國詩人吳芳吉、地方史學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書法家周浩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原國民政府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等都曾在白沙留下公認的故事和大量的文化財富。
發展歷史
源起
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公元1566年),白沙鎮釀酒業興起。清乾隆時期,白沙鎮槽坊(釀酒)業開始興盛,至清光緒年間最為發達,有槽坊300餘家,在驢溪河畔毗連形成長約一華里的釀酒槽坊街,驢溪“槽坊街”由此得名。所產燒酒暢銷省內外,居全省首位。當時民間還流傳一句順口溜:“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燒酒中白沙”。
民國四年(1915年),白沙鎮尚有槽坊230多家,每日產酒4.6萬斤,全年產酒1000萬斤以上。上銷成都、嘉定、敘府、瀘州,下銷重慶、漢口、沙市、江蘇、以及貴州的貴陽、遵義等地。掛出白沙槽坊街燒酒招牌,人人爭相購買。
變遷
民國五年(1916年),白沙槽坊街釀酒業走到了歷史發展的轉折期。因受防區制(四川軍閥割據制度)科以重稅之外罰金的影響,白沙的釀酒槽坊有的倒閉,有的轉移它處或農村,釀酒業由興盛逐漸轉為蕭條。據《白沙鎮志》記載,民國十年(1921年),白沙有槽坊80餘家,然民國十八年(1929年),白沙槽坊僅存40餘家。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一場大火,將白沙槽坊昔日的繁華付之一炬。這年的九月二日下午四時,在白沙鎮西端麻柳灣,開火炮鋪的住戶秦海延,由於焙火藥失慎起火,火勢從麻柳灣,逐漸蔓延燒到流水岩,槽坊街房屋燒了十之八九,僅餘三楚會館、高家坳、黃泥咀、三角壩、油榨溝等幾處偏街小巷得以倖存。槽坊街被火焚燒後,還能恢復生產的槽坊僅有9家。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鎮僅有酒館15家。時至抗日戰爭時期,由淪陷區和重慶遷來白沙鎮的機關、醫院、學校等有10多個單位,使得白沙人口驟增,當地酒業逐漸復甦,槽坊增為25家。
1951年後的半個多世紀,白沙鎮僅剩的燒酒作坊,歷經了多次合併、改制,重重坎坷。1956年公私合營,國營白沙酒廠吸收興和、利豐、集昌等十一家槽坊為股東,組成新的“國營江津縣白沙酒廠”。後隨著酒類品牌的增多,“槽坊街燒酒”逐漸沒落,20世紀90年代 “槽坊街燒酒”一度停產。
復興
鼎盛時期的白沙,釀酒槽坊超過300家。其中的釀酒槽坊之一槽坊街,歷經焚毀、重建、改制等重重坎坷,新中國成立後,白沙的釀酒業先後建成三家國營酒廠。其中,國營白沙酒廠於1951年成立,到2001年更名為“驢溪酒廠”,成為江津白沙數百年釀酒史中倖存下來的釀酒作坊。2014年,驢溪酒廠遷入白沙工業園。“槽坊街”作為其主打高粱酒品牌,亦是江津燒酒最早的品牌。而為了重現槽坊街夕日盛況,並提醒驢溪釀酒人,忠守傳統,江津驢溪酒廠在廠區內復原槽坊街夕日部分遺址。
街道特色
據當地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公元1566年),白沙鎮釀酒業興起以來,驢子溪河畔毗連一華里的槽坊街上商鋪林立,酒幌飄展,槽坊相連,四季酒香繚繞,划拳猜拳聲不斷,鄉民過客無不貪杯豪飲。槽坊街區,民居院落多採用穿斗式與抬梁式混合結構,懸山式屋頂,小青瓦,粉壁牆。一棟棟四合院和洋樓洋房,簡練、輕穎,體現了巴渝文化與移民文化兼容並蓄和西洋文化的融入。
相傳,清代詩人、著名書法家趙熙沿江而下,距槽坊街十里就聞到酒香,因而提筆,以《白沙燒酒》為題,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十里煙籠五百家,遠方人艷酒堆花。略陽路遠茅台儉,酒國春城讓白沙。”
而白屋詩人吳芳吉曾經有一首詩歌:“幾水真真好/津城處處壚/江團青玉盞/竹筍少娘廚/酒賤無須知價飲/街平不必倩人扶/猜拳故意輸/愛客誰能如……”正是當時情景的真實寫照。
“江津產酒甲於省,白沙燒酒甲於津”,這是《江津縣誌》中對明朝嘉靖年間“江津白酒”生產的記載。古時江津燒酒取驢溪水釀酒,因得溪水水質清冽,又是礦物質含量極少的軟水。烤出的燒酒清澈透明,味道香醇。而技藝方面,江津燒酒採用的傳統古法釀酒工藝,槽坊街從明朝嘉靖年間傳承,有著400多年歷史,是白酒中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工藝。
民國五年(1916年)後,槽坊街釀酒業由興盛逐漸轉為蕭條,燒酒釀造技藝也逐漸鮮為人知,2001年,為復興“江津燒酒釀造技藝”, 王河川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技藝人,經過精心籌備重新恢復了“江津燒酒”的生產。2001年,白沙酒廠改名“驢溪酒廠”, 而王河川也成為了“江津燒酒釀造技藝”第三代傳人。槽坊街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王河川花了40餘年的積累,系統的整理歸納成十個字的“江津燒酒釀造技藝”(嚴、勤、細、準、適、勻、潔、定、真、專),最終於2011年被認定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