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是2018年2月20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規定了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種苗生產技術的術語和定義、育苗、蟲害防治、出圃、包裝與運輸。該標準適用於廣西境內槲蕨種苗的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inical regulation of seedling prodution on Drynaria roosii Nakaike.
- 標準號:DB45/T 1666-2018
- 發布日期:2018-01-15
- 實施日期:2018-02-20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38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20
- 批准發布部門: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該標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的2016年第六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畫(桂質監函[2016] 324號文),項目編號為 2016-06003。該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提出,由廣西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起草階段
標準編制小組成員多年進行組培技術實驗研究,熟練掌握孢子萌發快繁技術,申請了槲蕨相關項目並發表了2篇相關文章,經過前期試驗培育出槲蕨種苗,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礎。標準編制項目下達後,按照廣西區質監局關於編制標準工作的要求,標準編制小組按照標準主題及要求進行材料的整理、收集和調研。並根據個人研究方向進行分工,開展槲蕨藥用資源的調查和採集,針對試驗中出現的組培苗生長慢、移栽成活率地等問題,在試驗的同時諮詢了同行專家,反覆進行試驗篩選,確保標準數據的可靠性。
標準研究的試驗材料采自廣西藥用植物園健壯槲蕨植株的成熟孢子,通過種質資源評價篩選優良槲蕨種質。經過孢子的處理和不同篩選獲得槲蕨孢子體,再篩選培養條件,建立槲蕨孢子快速繁殖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移栽試驗。
編制小組於2016年6月完成了標準的編制工作,並經小組內反覆討論修改,形成了《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廣西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
- 發布實施
2018年1月15日,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8年2月20日,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
主要起草人:張占江、郭曉雲、李翠、黃雪彥、趙以民、陳曉英、李林軒。
標準目次
前言 | Ⅰ |
---|---|
1 範圍 | 1 |
2 術語和定義 | 1 |
3 育苗 | 1 |
4 蟲害防治 | 2 |
5 出圃 | 3 |
6 包裝與運輸 | 3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規定了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種苗生產技術的術語和定義、育苗、蟲害防治、出圃、包裝與運輸。該標準適用於廣西境內槲蕨種苗的生產。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槲蕨種苗生產技術規程》(DB45/T 1666-2018)的制定,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對槲蕨種質資源收集和原生境保護,為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