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編號:123412511214124
槫:
即"桁"或叫"檁",宋代稱"槫"
架在梁頭位置的沿建築面闊方向的水平構件。其作用是直接固定椽子,並將屋頂荷載通過梁而向下傳遞。名稱隨其梁頭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槫
- 拼音:tuán
- 筆劃:15
- 部首:木
- 同意詞:檁、桁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分類:
依部位分為脊桁(宋稱脊槫樽)、上金桁(宋稱上平槫)、中金桁(中平槫)、下金桁(下平槫)、正心桁(牛脊槫)、挑檐桁(撩風槫)等。若干宋、元建築常在檐柱縫上施承椽枋,在撩風槫處施撩檐枋以承檐椽。
一般槫徑等於槫柱徑。宋《營造法式》卷五規定:殿閣槫徑一材一栔或兩材; 廳堂槫徑一材三分至材一栔;余屋槫徑一材加一分或二分。長隨間廣。
槫頭伸到山牆以外部分稱"出際"(或叫"屋廢"),其長度依屋椽數而上置生頭木,使屋面在縱軸方向也略呈曲面升起。
唐代托槫用替木。宋代撩風槫下或用替木或用通長的橑檐枋,平槫或脊樽下則托以襻間。這是由素枋結合和斗拱組成的支撐,《營造法式》中有兩材襻間,單材襻間,捧節令拱,實拍襻間等。
位於三架梁兩端謂上平槫;
位於四椽栿兩端謂中平槫;
槫
tuán
圓:“圓果槫兮。”
聚結:“員陳(zh坣 )者所以槫也。”
檁:“柞,……十年中椽,可雜用,二十歲中屋槫。”
古代運靈柩的車。
槫
shuàn
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
槫
quán
古代無輻的木製車輪。
筆畫數:15;
部首:木;
位於六椽栿兩端謂下平槫。
(中國古建築屋頂中的槫如下圖所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槫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集韻》《韻會》𠀤徒官切,音團。楚人謂圓為槫。《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槫兮。
又《集韻》柩車也。或讀䜿兗切,音腨。義同。
又《集韻》淳緣切,音遄。與輲同。
又《集韻》柩車也。或讀䜿兗切,音腨。義同。
又《集韻》淳緣切,音遄。與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