槤枷

槤枷

槤枷,指一種農具或武術器具,在一個長木柄上裝上一排木條或竹條,可用來打穀脫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槤枷
  • 外文名:flail
  • 繁體:槤枷
  • 拼音:lián jiā
  • 注音:ㄌㄧㄢˊ ㄐㄧㄚ
詞語概念,起源,簡介,

詞語概念

詞義:脫粒用的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板構成,用來拍打穀物,使子粒掉下來。
例句:《解放日報》1942.8.28:“這天太陽特別好,在廣場上,平鋪著淡黃色的麥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拿起連枷,一起一落地打著,那肉紅色的麥粒,就沉澱在麥穗的底下了。”

起源

槤枷起源於我國,歷史悠久。據《國語·齊語》記載,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當時的齊國(在今山東半島),首先使用槤枷打麥。槤枷,那時稱“枷”或稱“拂”。唐朝顏師古《注漢書》,明確地說:“拂音佛,以擊治禾,今謂之槤枷”。那么,從唐朝算起,這種打場的農具定名為“槤枷”,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槤枷竟“棄農從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場。那種打仗用的槤枷叫“拂槤枷”,枷是用鐵打製成,劈頭打下,當然可以置敵於死地。但是,槤枷“充農從戎”的歷史並不長。到了南宋,在火藥用之於戰爭後,槤枷又由軍隊“轉業復員”回到農村麥場上了。
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所著《農政全書》,對“槤枷”作了專門記述。
現在,雖然有了脫粒機,但“槤枷”在一些偏僻山區仍被使用著。..

簡介

槤枷由手桿和敲桿構成。手桿,多用約6尺長的竹竿,將一端尺許處用火烤軟後劈去一半,再將留下的一半折彎與手桿平即為柄,稱“槤枷把”。敲桿,是用約3尺長的木質較硬的細木棍或木竹棍5至6根平列並排,用牛皮筋或竹篾或藤條編織連結如板,上端木棍或竹棍用火烤軟,旋扭回頭,中加一短梗木軸即為敲桿,俗稱“槤枷拍”。將槤枷拍軸套在槤枷把折彎處,即成可使用的完整槤枷。使用時,操作者將槤枷把上下甩動,使槤枷拍旋轉,拍打敲擊曬場上的麥穗或豆莢,使之脫粒。
槤枷
用槤枷打場多在午飯後進行,因這時陽光爆烈,麥穗或豆莢被曬得焦脆,極好脫粒。打場時,人們喜歡互相幫工,結夥打場,七八人或十幾人結集一起,各執槤枷,自動分成兩排,面對面地拍打,縱橫移動。雙方槤枷舉落整齊一致,你上我下,彼起此落,錯落有致,響聲雷動,節奏分明。這種場面十分激烈,使用槤枷技藝不熟練者,是不敢上陣的。每當午後打場時節,農村一片“ 乒桌球乓”之聲,似喜慶花炮,若豐收鼓樂,如輕雷滾滾。打到極興時,人們相互鼓勵,還隨著槤枷節奏,吼起“打場號子”歡聲笑語,你追我趕,使場上的氣氛更加熱烈,成為一種勞動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