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烏賊(中藥)

槍烏賊(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槍烏賊為槍烏賊科動物中國槍烏賊LoligochinensisGray[Loligo formosana Sasaki]、日本槍烏賊Loligo japonicaSteenstrup、火槍烏賊Loligo bekaSasaki等及其近緣動物(1.Loligochinensis Gray[Loligo formosana Sasaki]2.Loligo japonica Steenstrup3.Loligo beka Sasaki)的全體。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後鮮用或加工製成魷魚乾。分布於東海、南海、廣東沿海、南北沿海、浙江舟山九島以北沿海等地。味甘、鹹,性平。具有祛風除濕,滋補,通淋的作用。主治風濕腰痛,下肢潰瘍,腹瀉,石淋,白帶,癰瘡癤腫,病後或產後體虛,小兒疳積等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槍烏賊
  • 別稱:柔魚、魷魚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頭足綱
  • :管魷目
  • :槍烏賊科
  • :槍烏賊屬
  • :中國槍烏賊、日本槍烏賊、火槍烏賊
  • 分布區域:東海、南海、廣東沿海、南北沿海、浙江舟山九島以北沿海
  • 採收時間:四季
  • 用法用量:內服:50-100g
  • 毒性:無毒
  • 貯藏:捕得後鮮用或加工製成魷魚乾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生理特性,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甘、鹹,平。

功效

祛風除濕,滋補,通淋。

主治

主風濕腰痛,下肢潰瘍,腹瀉,石淋,白帶,癰瘡癤腫,病後或產後體虛,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50-100g。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後鮮用或加工製成魷魚乾。

生理特性

1.中國槍烏賊,胴部圓錐形,細長,胴長約400mm,胴長約為寬的6倍。呈肉紅色,背部具褐色或淡紫色斑點,濃密。肉鰭較長,位於胴的後半部,約占胴長的2/3,左、右兩鰭末端相連,在胴體兩側共同組成菱形。頭部腕的長度不等,順序一般為3>4>2>1(觸腕不計),吸盤2行,各腕吸盤大小略有差異,以第2、第3對腕上者較大,吸盤角質環外緣具尖錐形小齒,頂部吸盤小齒最少,中部吸盤小齒稍多,基部吸盤小齒最多。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頂端約占全腕長度1/3部分,特化為2行肉刺。觸腕長度多小於胴長,觸腕穗近菱形,長度約為觸腕全長的1/4,吸盤4行,大小內殼角質,薄而透明,近棕黃色,中央有一縱肋,較粗,兩邊亦有肋,由中央縱肋向兩側發出極細的放射紋,如羽狀。
2.日本槍烏賊,胴部細長,長約120mm,胴長約為寬的4倍。呈灰白色,背部具淡褐色或帶紫的斑點,濃密。肉鰭位於胴後兩側,長度稍大於胴長的1/2,呈三角形;外側頂名勝古角圓形,腕的長度不等,順序一般為3>4>2>1,吸盤2行,各腕吸盤大小不等,第2、第3對腕上吸盤最大,其角質環外緣具方形小齒,一般是頂部吸盤上的小齒甚少;中部吸盤上的較多,約10餘個;基部吸盤上的較少。雄睃性左側第4腕莖化,頂部約1/2部分特化為2行肉刺。觸腕超過胴長,觸腕穗近菱形,約占觸腕長的1/4,吸盤4行,具很多寬的方形齒,較整齊;頂端小吸盤角質環外緣具尖錐形小齒,不整齊。內殼角質,薄而透明,中央有一縱肋,並向兩側發出細微的放射紋,呈羽狀。
3.火槍烏賊,胴部細長,長約130mm,後端尖,略大於日本槍烏賊。肉鰭位於胴部後兩側,長約為胴長的1/2。腕長度順序一般為3>4>2>1,吸盤2行,各腕吸盤大小不等,以第2、第3對腕上的較大,其角質環外緣具橫方形齒,大而數量少,一般為3-5個。雄性左側第4腕莖芭化,頂端2/3部分特化為2行肉刺。觸腕超過胴長,觸腕穗菱形,相當觸腕全長的1/4,吸盤4行,大小不一,中間的大,兩邊的小,吸盤角質環外緣均具尖錐形小齒。內殼與上種相似。

生長環境

1.游泳生活,游泳速度甚快。肉食性,常沖入魚群獵食,趨旋旋旋旋光性強,夜間獵食更猛。卵生,每年春、夏季間近海島嶼附近產卵,卵子為白色透明的棒狀卵鞘包被,許多卵鞘合在一起,很像開放的菊花。
2.生活於近海,游泳力較弱,春季產卵期向沿海洄游,以小型蝦類為食。5-6月產卵。
3.生活於近海,只隨季節變化依海流作短距離洄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