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成礦動力學及隱伏礦定位預測——以雲南會澤超大型鉛鋅(銀、鍺)礦床為例
黃智龍,韓潤生,陳進 著 | ||||
科學出版社 | 2006年12月出版 | |||
定價:68.00 | 語種:中文 | |||
標準書號:7-03-017770-3 | 裝幀:精裝 | |||
版本:第一版 | 開本:16開 | |||
責任編輯:謝洪源,韓鵬 | 字數:268千字 | |||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 頁數:185 | |||
書類:理論專著/套用技術 | 冊/包:6 | |||
編輯部: 科學資環分社 | ||||
附註:其他作者:馬德雲 薛傳東 李元 |
本書目錄
專家評論
讀者評論
我要留言
本書以雲南會澤鉛鋅(銀、鍺)礦床為典型實例,主要進行了構造成礦動力學及其隱伏礦定位預測的系統概括。
在研究礦床成礦地質背景的基礎上,概括了會澤鉛鋅(銀、鍺)礦床具有獨特的成礦地質特徵;從礦田構造、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流體包裹體地球化學等方面,系統研究了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來源以及構造、地層、峨眉山玄武岩漿活動與成礦的關係,建立了礦床成因模式;總結出礦床的構造控礦規律,恢復了礦區最大主應力值與方向;重點套用構造地球化學和構造應力場的找礦方法,建立和恢復了構造地球化學場和構造應力場及隱伏礦定位預測的FCA模型,並討論其控礦特徵及其機理,提出若干找礦靶位和重點靶區。通過密切合作,在成礦理論方面獲得許多新的進展,在找礦技術方法套用方面取得重大的找礦突破。
本書可供從事找礦勘探、礦床地球化學、構造地球化學等有關的科研、教學、地質勘查工作者參考。
在研究礦床成礦地質背景的基礎上,概括了會澤鉛鋅(銀、鍺)礦床具有獨特的成礦地質特徵;從礦田構造、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流體包裹體地球化學等方面,系統研究了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來源以及構造、地層、峨眉山玄武岩漿活動與成礦的關係,建立了礦床成因模式;總結出礦床的構造控礦規律,恢復了礦區最大主應力值與方向;重點套用構造地球化學和構造應力場的找礦方法,建立和恢復了構造地球化學場和構造應力場及隱伏礦定位預測的FCA模型,並討論其控礦特徵及其機理,提出若干找礦靶位和重點靶區。通過密切合作,在成礦理論方面獲得許多新的進展,在找礦技術方法套用方面取得重大的找礦突破。
本書可供從事找礦勘探、礦床地球化學、構造地球化學等有關的科研、教學、地質勘查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