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區吳家鎮初級中學

榮昌區吳家鎮初級中學

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初級中學設在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糖房街68號,處在榮昌區、大足區、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一縣交界地帶。學校占地面積近160畝,使用面積11萬多平方米。學校有設施較為完善的綜合實驗樓、教學樓、辦公樓、多媒體室。有管理到位、服務精細的學生學習生活場所。新建的實驗室,能開設國中各學科分組實驗,還有適合學生技能培訓的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操作、美術工藝等專業實驗室,且另開闢有果園、苗圃等場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初級中學
  • 主管部門:榮昌區教育委員會
  • 類別:公辦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學校發展,

學校簡介

學校創辦於1943年2月,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磨練。學校的辦學思想是“德育為首,質量為本,學有特長,全面發展”。以“文明、守紀、勤學、成才”為校風,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教風,以“誠信、勵志、博學、篤行”為校訓。學校是國家溫暖工程基地;市級校園安全文明先進單位;縣級最佳文明單位;縣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縣安全先進單位;縣最佳青年文明號單位;農民轉崗就業培訓基地等。

師資力量

學校有市級專家、縣學術帶頭人、縣名師、骨幹教師及高級教師30人,高中級教師占51%,學歷合格率為100%。近年,教師在國內各項學術性刊物發表論文250餘篇,並獲兩項國家專利及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縣各類競賽獲獎860餘人次。畢業生中成為縣鄉鎮主要領導幹部及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技術人員有540餘人。2004年我校職高畢業生“豬館兄弟”鄧費建、鄧波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教育十大新聞人物”和“2006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學校發展

學校開辦時是一所寺廟,面積也只有3畝地左右,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形成了榮昌縣邊遠山區的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園林式校園。1952年學校修建了第一幢教學樓和一幢男生宿舍;1959年修建第二幢教學樓;1960年又修建了第三幢教學樓(紅樓,1996年因修實驗樓拆除);1963年修建了大操場(塑膠運動場的前身),同年在大操場北邊修建了大食堂;1982年,為方便學生實習,學校修建了3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1985年學校修了第一幢教師宿舍樓(87樓);1989年修建了第一幢男生住宿大樓;1990年重建了兩幢教學大樓;1994年修建了第二幢教師宿舍樓,學校還花費10多萬元修建了校門和水泥路,4米寬的水泥路直通山頂;1995年修建了第一幢女生大樓;1996年耗資100多萬修建了豪華的實驗大樓;1997年修建了第三幢教師樓;2000年用200多萬修建了多功能綜合大樓;2002年,又用100多萬元修建了豪華的老師、學生食堂,同時修建了能蓄水300多立方米的水池;2004年,用130多萬元修建了豪華的學生公寓樓;2007年,用80多萬元修建了衛生廁所;2008年為拓展學生的運動場所,在鹿兒灣又修建了三個籃球場;2010年用300多萬修建了塑膠運動場,還用300多萬修建了一幢男生公寓樓;2011年又在上校區修建了一幢衛生廁所。學校從建校時的2000平方米到如今,已發展到建築面積39342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9960平方米,(教室4589平方米,實驗室4651平方米,圖書室520平方米,微機室200平方米),辦公室2801平方米,生活用房12935平方米,體育場14000平方米,計算機124台,圖書25000餘冊,固定資產超過1358萬元。
從學校創辦,前後有24位同志擔任過校級領導職務,學校名稱已改過6次。由創辦時的“香國中學”,1952年改名為“榮昌縣第一初級中學”,“文革”時期為“榮昌縣吳家農業中學”,1992年改名為“榮昌縣吳家職業中學”,2010年8月改名為“榮昌縣吳家鎮初級中學”,2016年,隨著榮昌縣撤縣設區,學校改名為“榮昌區吳家鎮初級中學”。
學校的辦學規模由開辦時的3個國中班,發展到最興旺時有57個班。學校不僅辦有國中班,還有職業高中班,中專班,成人中專班,普通高中班。從單一的農職業高中班,發展到其它非農業職高班,共十來個專業,學生人數也從開辦時110人,發展到興旺時的2740人。學校的師資隊伍,從創辦時的16人,到2010年,已擁有教職工210餘人,除正式編制人員187人外,還臨聘了保全、炊事員、宿管等20多名。真所謂師資隊伍龐大。
2003年10月,吳家鎮中與我校合併,2005年8月,十烈中學也合併到了吳家職業中學,學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壯觀前景。2009年,原45級畢業生、鐵二局設計院總工程師陳光羲老人賣掉重慶的一所居房和他自己省吃儉用湊下的共50萬元,加上他兄弟姐妹的積蓄,一共57.4萬元,在學校建立教育獎勵基金,獎勵學習優秀的學生、輔助困難學生。極大的鼓勵了全校廣大師生的工作和學習激情,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空前高漲。愛其影響,2010年,我校全校師生自籌資金建立了救助基金會,用於幫助困難師生渡難關。2011年,陳光羲老人逝世,為了紀念陳光羲,學校用21萬元改建了原來的石板路,並將這條路命名為“光羲路”。同年,學校實現了班班通,每個教學班都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在標準化功能室建設方面,學校僅用於教學的基礎實施就投資了50多萬,加上器材、桌椅板凳,僅2011年,學校就投資了100多萬元。
2010年8月,國家為了整合教育、規模化辦學,學校不再辦高中,職高學生全部合併到了榮昌縣職業中心、普高全部合併到了仁義中學。但仍有國中班26個,學生1441人,教職工正式編制人員111人,臨聘人員20多人。教學樓4幢,實驗樓一幢,綜合大樓一幢,公寓2幢,宿舍2幢,運動場5塊,其中:塑膠球場2塊,老師和學生食堂一幢。老師宿舍樓4幢,42套居室。單身宿舍2幢20間。還修建有衛生廁所2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