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7682 |
拉丁綱名 | |
中文綱名 | |
拉丁目名 | |
中文目名 | |
拉丁科名 | |
中文科名 | |
拉丁名 | Wrightoporia avellanea |
中文名 | 榛色平伏飾孢 |
定名人 | (Bres.) Pouz. |
參考文獻 | Ceska Mykol. 20: 173, 1966; Gilbertson & Ryvar- den, North Am. Polyp. 2: 803, Fig. 417, 1987. |
採集地 | 生於松樹上。: |
形態描述 | 擔子果一年生,平伏或平展至反卷,多呈不規則形,一般5×4cm或5×6cm,反卷部分菌蓋多左右相連,通常1.5-2×2.5-4mm,厚2.5-4mm,表面[木+秦]褐色,靠近基部黑褐色,趨向邊緣色漸淡,呈黃白色到黃褐色,光滑;邊緣鈍,完整。菌肉黃白色或近白色,質地硬,厚2-3mm。菌管與菌肉同色,長0.5-mm。孔面淡紅白色到淺黃色,淡黃褐色或污淡黃褐色;管口略圓形到不規則形,每毫米2-3個。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有鎖狀聯合,直徑2.5-4(-7.5)μm;骨 架菌絲無色或微帶淡黃褐色,厚壁到實心,直徑2-4μm;有一種無色透明膠囊菌絲,3- 4×13-20μm。 擔孢子寬橢圓形到近球形,透明,表面稍粗糙,4-5×3.5-4μm (Gilbertson & Ry- varden 1987, 3.5-4.5×2.5-3.5(-4)μm)。 |
討論 | 本種的特點是管口較大,孢子表面粗糙或具細微紋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