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光地(1642一1718)撰。,含《大學古本說》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餘論》一卷,《讀論語札記》二卷,《讀孟子札記》二卷。光地在卷一《大學古本說》後說:“讀朱子之書五十年、凡如《易》之卜生命筮、《詩》之雅、鄭、《周子》無極之旨,《邵子》先天之傳,皆能灼然不惑,老而愈堅。獨與此書亦牽強應和焉,而非所謂心通默者。間考鄭氏注本,尋逐經意,竊意舊貫之仍,文從理得,況知本、誠身二義,尤為《大學》之樞要所存,似不應使溷於眾目中,致陸、王之徒得攘袂扼臂,自托於據詰傳“云云,實意所不合,不應附合以自欺。其《中庸》不用朱子本,也不用鄭注古本,自分為十二章。 基本介紹 中文名:榕村四書說作者:李光地年代:清代編纂時間:1642一1718 〖榕村四書棵盛狼說〗七卷。然良局料聯屬其文棕民迎墊,節次分明,說解發於心得,懂龍疊大旨無疑。《論語》《孟子》為讀書隨有所得隨有所見聞,隨手札記之,後整理成書汗匙驗芝,每舉經文僅首句,甩辯奔標明某章。於章無所說解者則不存,全書徵引無多,旨在闡發義理之心得,宛轉發明,少直文辯駁。有《四庫全書》本。另有《榕村全書》本,題名《四書解熱和義》作八卷,多《中庸四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