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郡歌

《榆林郡歌》是唐朝詩人王維所創作一首樂府詩。詩寫塞北春天風光與邊防將士之鄉愁,首句寫邊疆的環境,中間四句寫邊疆的景象,最後二句寫戰士見到使者卻不識的惆悵情緒。作者借景抒情,善於化用,筆墨簡潔,雄風怨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榆林郡歌
  • 作者:王維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王右丞集》
  • 作品體裁:樂府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榆林郡
山頭松柏林,山下泉聲傷客心。
千里萬里春草色,黃河東流流不息。
黃龍戍上遊俠兒,愁逢漢使不相識。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榆林郡:隋置,即勝州,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左翼地。
2、“山頭”二句:化用《隴頭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3、黃河:黃河流經檎林郡。
4、黃龍:古城名,又稱和龍城、龍城,故址在今遼寧朝陽。十六國北燕建都於此,南朝宋因稱之為黃龍國。
5、戍:指邊防地的管壘、城堡。
6、遊俠兒:指邊防將士。
7、漢使:以漢喻唐,作者自謂。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山頭的松柏樹已經長成一片樹林,山下泉聲一直哽咽著流淌。
山上一望無際的草綠油油一片,黃河向東奔流不息。
守在邊疆的少年將士們,看到我卻不認識,卻發現是不相識的異鄉人。

創作背景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夏季,王維以侍御史身份,出使榆林、新秦二郡。第二年春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抒寫戍邊將士生活的艱辛孤寂和思鄉愁情。
首句寫他們守衛的山。山頭松柏成林,山下泉聲嗚咽,使遠離家鄉的征人為之傷心。這兩句作者化用樂府《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借其意境寫鄉愁。中間二句寫春天山野春草、黃河奔等,景象闊大、荒涼,觸動征人愁思茫茫。詩人寫春草色,黃河東流等,或紀事,或寫景,其事與景即皆為詩人所親歷親見,均能給人以真實親切之審美感受。最後二句寫戍邊的遊俠少年好不容易見到朝廷派來慰問的使者,卻發現是不相識的異鄉人,深感失望,更加憂愁。漢使一詞是詩人追趕時尚而用,因唐代政治、經濟、文化堪與漢代媲美。不相識則邊警頻仍之愁,戎馬辛苦之愁,功業未立之愁,有家難歸之愁,都無從傾吐。也可以理解為得到賞識。
此詩雖無樂府之名,但用的是樂府體,全詩僅六句,首句僅五字,顯出歌謠本色。詩以一個五言句領起,五個七言句,由平韻轉為仄韻,用重言錯綜和排比句加強詩的音樂性,饒有民歌風味。起二句借用古樂府意境,接二句極口語化,一片淳樸,而景象鮮明。末二句作者與戍邊者照面,雖非鄉人故舊,但愁心相通,足見感情相通。詩人通過寫景敘事來抒情,筆墨簡潔,情調悲愴。

名家點評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真情,老景,雄風,怨調,只此不愧漢人樂府。”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