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前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34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南17公里處。榆林前村東北面與東榆林村,中榆林村,西榆林村相接並稱"四榆林"。該村西與峪門村、黑山頭村隔嵬石河上游相鄰,南與現在苗山鎮的五色崖村相鄰。全村耕地面積900多畝,其中水澆地面積311畝。全村現有人口140戶,411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榆林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
- 面積:900多畝
- 人口:411 人
歷史沿革,發展歷程,
歷史沿革
據村碑記載:榆林前村是明朝末年,孫姓建村。因為地址在東榆 林、中榆林、西榆林三村之陽,故以村名曰"榆林前"。 另一傳說:榆林前原名榆林泉(在村中的任何一處都能挖出水來,現在村民為了儲藏生薑到處打井,但是在很高的山上也能打出水來)。後來,隨著時間的遷移,榆林泉也就慢慢轉化成為榆林前。
據另一傳說:孔子東遊時,見一村位於兩座山的鞍部,曰"鞍 上"。人們認為"鞍上"之名不好聽,它又位於"三榆林"之前,曰 "前榆林",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榆林"就慢慢地變成了"榆林前"。村中有張、陳、徐、畢、景、賈、孫7姓,張姓居多,約占全村人口 的3/4。
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榆林前村
發展歷程
榆林前村,1941年隸屬於萊蕪縣,歸雪野區匯源鄉;1941年5 月至1942年下半年萊蕪縣實行三縣分治,榆林前屬抬頭區;1945年10月,茶業區、抬頭區合併為茶業區,榆林前村屬於淄川縣茶業區; 1946年茶業區回歸萊蕪,榆林前村屬於萊蕪縣茶業區;1951年3月 至1955年9月屬於萊蕪縣第十一區;1958年屬於萊蕪縣腰關人民公 社;1984年3月至1985年11月屬萊蕪市茶業辦事處;1985年 年屬於萊城區腰關鄉;2001年至今屬於萊城區茶業口鎮。
榆林前村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時期,因其交通閉 塞,曾是八路軍的後方醫院和兵工廠。
1942年11月13日,正在泰山 區檢查工作的"澤東青年幹校"副校長、省青委書記鐘效培同志在榆 林前村遭敵襲擊,突圍中身負重傷不幸犧牲。為紀念這位優秀青年乾 部,翌年5月,黎玉在大眾日報上發表文章《悼念鐘效培同志》。
1987年共青團山東省委和萊蕪市在汪洋台南側為鐘效培建立紀念碑。1942年日寇為了控制當地的局勢,就在榆林前以東和東榆林搭界的 "東嶺"上建立了據點。在安據點期間,村中的民兵在武工隊的領導 指揮下,對敵人時常進行暗中打擊,搞得鬼子心驚膽戰。
其中流行最 廣的是活捉漢奸張萬錄的故事:i943年7月,榆林前大漢奸張萬錄 又到據點告密,區武工隊接到民眾的密報就在榆林前家東的高粱地里 做好了準備。當喝得醉熏熏的張萬錄從據點返回時,被秘密逮捕,當 時天下雨,在往回押的路上被區武工隊處死。在當時全區軍民的英勇鬥爭下,到1944年正月,據點被迫撤銷。
抗戰勝利後,榆林前村又成了解放軍的後方醫院(醫院遺址在張傑山的家中),在"抬頭戰役" 中,這裡成了醫治解放軍傷員的中心。在抗日戰爭時期,張其先送長子張明新參加革命,在戰爭中光榮犧牲。在解放戰爭中他又送三兒子張明文參加革命。張明文老人既參 加過"三大戰役",又參加過"萊蕪戰役",同時還參加過抗美援朝, 是人民解放戰爭中特別是萊蕪戰役的一本活字典。同時參加過解放戰 爭的還有:張明春、張明秋、張明俊、陳敬葉、張萬貞。
1974年,在"黑峪溝"和"銅山"之間建成了黑峪水庫。黑峪水庫的建成,改寫了榆林前人靠天吃飯的歷史,大大增加了榆林前村的澆地面積。
榆林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小麥,主要經濟物作是花生。1985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村民把多餘的糧食用作搞家庭飼 養業。村民們還在自己的責任田中種植蘋果、花椒、山植、栗子等經 濟作物。2002年新開山地物100多畝,當年種植菸葉,在地邊種植花椒。利用本村水源充足的特點,大面積種植大蒜和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