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民主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 Democracy ,1952 ),作者是以色列哲學家雅各布·托曼( Jacob Talmon,又譯為“J.F.塔爾蒙)。 曾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於2004年1月出版,孫傳釗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權主義民主的起源
- 外文名:The origin of the totalitarian democracy
- 作者:雅各布·托曼
- 國內出版時間:2004年1月出版
- 翻譯:孫傳釗
評價,概要,目錄,再版,
評價
我國學術界對雅各布·托曼的這部著作的評價,褒貶不一、毀譽參半、見仁見智。
概要
雅各布·托曼的這部著作是他著述中最出名的一部,如他在前言所述,把此書作為第一卷,以後又寫了它的續集——第二、第三卷。
在第二卷,他圍繞1848年革命,通過社會經濟現實與政治現實的對比,追述了19世紀社會主義的救世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救世主義的衝突,對那個時代歐洲浪漫主義哲學對政治的影響也有所涉及。
第三卷中,他的視線轉移到了20世紀的現代,準備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何納粹會登上政治舞台?為何20世紀會掙扎在殘害、強權、仇恨的毒海中?他的答案:除了國家特殊的社會、政治原因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19世紀的後葉對理性主義、個人自由主義抵抗的精神力量的強大而又迅速。雅各布·托曼的這部著作中,導師拉斯基對他的影響,也隨處可以讀到。
本書致力於展現18世紀在同一時代背景下同時產生的兩種政治傾向:自由主義形式的民主制度和另一種我們建議叫做極權主義形式的民主制度。這兩種思潮自18世紀就並行存在並發展至今天。兩者之間的那種緊張狀態已經構建了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而且現在還在不斷地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演變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至關緊要的重要問題。
在這兩種思潮的內部發生衝突、進行鬥爭的時期,這個問題理所當然地擴展成為我們討論整個時代特徵的概括與縮影。雖然它也經常被同時代的人們有了清晰認識的表面化問題所混淆、遮掩了,但是,它依然存在。在現今社會的知識中,從它們的立足點或是立場引發出來的觀點是很常見的,有些卻是偶然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並不是本質的東西。
實際上,從有利的角度上來說,到20世紀中期的今天為止,這段歷史——最近的一百五十年,它本質上就像是當今世界危機的主要成因或特點的一個系統的醞釀與準備階段,而這個被當今世界遺忘了的其主要成因,正是理性經驗主義及其兩種制度——基於自由主義的民主主義制度和基於救世主義的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制度是相互衝突而曲折地前進的。
目錄
緒論
(a)民主主義的兩種類型——自由主義的民主主義和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
(b)18世紀政治救世主義的起源與分裂
(c)右翼極權主義和左翼極權主義
(d)世俗的救世主義與宗教的救世信仰
(e)各種方法的問題
第一篇 18世紀政治救世主義的起源
第一章 自然法則—基本前提
(a)單一的原理
(b)現世的宗教
(c)先驗論與經驗論
第二章 社會模式與自由——愛爾維修與霍爾巴赫
(a)理性的同一性
(b)利己主義
(c)自然秩序、立法者和個人
第三章 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盧梭
(a)心理學的背景
(b)公意與個人
(c)公意、人民主權與獨裁
(d)作為目的的公意
第四章 財產所有權——摩萊里與馬布利
(a)前提和結論一相互矛盾
(b)摩萊里——共產主義者
(c)馬布利與禁慾主義的美德
(d)被限制的經濟學
第二篇 雅各賓黨的現實對應
第一章 1789年的大革命——西耶斯
(a)革命的態度
(b)人民的主權
(c)財產所有權
第二章 革命的目的與均衡——立憲制度下的對立
(a)合法性和革命目的至高無上
(b)雅各賓主義——精神、心理的要素
(c)公意的定義
(d)制衡的概念——聖鞠斯特
(e)羅伯斯庇爾與革命目的——人民觀
……
第三章 單一的意志
第四章 終級的機構
第五章 社會問題
第三篇 巴貝夫主義的升華
第一章 革命與熱月政變的教訓
第二章 巴貝夫主義者的社會理論
第三章 巴貝夫密謀的經過
第四章 民主主義與獨裁
第五章 密謀組織的結構
第六章 最終的計畫
結論
釋言
譯後記
再版
作者: (以)塔爾蒙 著,孫傳釗 譯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01-01頁數: 344
定價: 4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0607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