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

yóu。《說文》:“楢,柔木也。工官以為(而大,上下結構)輪。從木,酋聲。讀若糗。”

聚集(木柴以備燃燒)。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木材堅韌,可做車輪,也用來取火。〈名〉古書上指一種質地柔軟的樹木。秋取柞楢之火。——《周禮·夏官·司》鄭玄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楢
  • 讀音:yóu
  • 部首:木
  • 總筆畫:13
基本信息,方言集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漢字:楢
讀音:yóu
部首:木,部外筆畫:9,總筆畫:13
五筆86:SUSG,五筆98:SUSG,倉頡:DTCW
筆順編號:1234431253511
四角號碼:4896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962

方言集匯

粵語:jau4
客家話:[梅州腔]ju2 ju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由。《說文》柔木也。工官以為耎輪。《徐曰》耎輪,外固抱之牙也。
《集韻》《類篇》𠀤雌由切,音秋。《山海經》崌山,其木多楢。《郭璞注》楢,剛木也,中車材。與《說文》異。
《唐韻》與久切,音酉。柞楢也。《周禮·夏官·司爟注》鄹子冬取柞楢之火。
《類篇》積也,積火燎之也。
溪名。《孫綽·天台賦》濟楢溪而直進。
《唐韻》尺沼切,音麨。赤木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