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橋村由原楠木橋和西灘兩村合併組成,位於採花鄉中南部,南接灣潭鎮、北接長茂司村、西接前坪村、東接宋家河村,以村旁溪溝上曾用一棵楠樹搭成一橋而得名,是一個較為典型的邊遠山區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楠木橋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楠木橋村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面積:17.5平方公里
- 人口:1330人
村情概述,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述
楠木橋村由原楠木橋和西灘兩村合併組成,位於採花鄉中南部,南接灣潭鎮、北接長茂司村、西接前坪村、東接宋家河村,以村旁溪溝上曾用一棵楠樹搭成一橋而得名,是一個較為典型的邊遠山區村。全村6個村民小組,365戶,1330人,其中勞動力648人。全村國土面積1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00畝,平均海拔1100米。本村以傳統農業為主,茶葉為主要優勢資源,茶葉面積1200多畝。自然植被覆蓋率高,現有林地70000多畝,山林覆蓋率86%。2010年,農民總收入達到1085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737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畝(其中:田38畝,地42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1畝,主要種植油茶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3公里。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在縣內、省內。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7萬元,占總收入的46%;畜牧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頭,肉牛8頭,肉羊7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10 %;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0%。農民人均純收入63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3人。[1]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0戶,共鄉村人口81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4人。其中農業人口81人,勞動力35人。該村以瑤族為主。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合作醫療7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88%;享受低保1人(韋華祥)。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馬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洞波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4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0畝。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黨員1 人,女黨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土地少,無其他經濟來源。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組織民眾在這珍貴的土地上栽種品種較豐收的飼料草,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