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劉注印

楚王劉注印

楚王劉注印是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私印,於1981~1982年出土於龜山楚襄王劉注墓。印台方形、龜鈕,邊長2.1厘米,通高1.7厘米,印台厚0.7厘米,鈕高1厘米。龜昂首,四足挺立狀,背甲和腹甲刻有紋飾,龜首及龜爪表現生動,眼睛和鼻子雕刻精緻腹下鏤空。印台邊角微殘,周壁略有銹凹點,保存基本完整。印有陰刻小篆體“劉注”二字,字型渾厚古樸,疏密有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王劉注印
  • 通高:1.7厘米
  • 鈕高:1厘米
  • 出土:龜山楚襄王劉注墓
  • 邊長:2.1厘米
  • 印台厚:0.7厘米
基本資料,歷史,國家起源,漢楚王墓群,

基本資料

印台方形、龜鈕,邊長2.1厘米,通高1.7厘米,印台厚0.7厘米,鈕高1厘米。龜昂首,四足挺立狀,背甲和腹甲刻有紋飾,龜首及龜爪表現生動,眼睛和鼻子雕刻精緻腹下鏤空。印台邊角微殘,周壁略有銹凹點,保存基本完整。
印有陰刻小篆體“劉注”二字,字型渾厚古樸,疏密有度。該印為劉注私印,重39克。1981~1982年龜山楚襄王劉注墓出土。

歷史

劉邦為何偏愛劉交? 龜山一號墓彰顯了誰的奢華? 有著世界最精準甬道的漢墓被誰使了魔法盜走了寶?一枚龜紐銀印盤結了怎樣的宮廷秘密……
楚王劉注印
徐州地區出土過多枚龜紐銀印,甚至還出土過一枚龜紐金印,但有一枚龜紐銀印的文物價值卻不容忽視。這是一枚什麼樣的印呢?
欣喜 和劉邦同父異母,劉交效祖建陵 龜山一號墓盡顯生前奢華
劉邦一心想把漢朝做大做強成一個“家族企業”,在短暫的“異姓王”時代後開始了大封皇親國戚的“同姓王”時代。楚國是劉邦所封的第一個劉氏同姓藩國,劉交是劉氏宗室中最早被封為王的一個,當時統轄薛郡、東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個縣,是西漢初勢力較大的一個藩國。
劉邦為何對劉交如此的重視和偏愛呢?
劉邦出生時已經有兩個哥哥了,按照古代對男性同輩排序“伯、仲、叔、季”的慣例應該叫“劉叔”,可能他老爸“劉大爺”(《史記》作“劉太公”)想計畫生育了,給他起了個名字“劉老小或劉老末”(《史記》作“劉季”)——“劉邦”這個名字是在漢中稱王后,可能是蕭何之流幫著起的,意思是“劉國家”。劉邦差點真成了老小,直到他老爸給他又娶了一個小媽,生了個四弟叫“劉交”——長期跟隨劉邦任軍機參謀轉戰各地,是漢朝的締造者之一。
由於劉交的特殊政治地位,加之楚國多山,他也模仿高祖帝陵的建築格局,選擇依山為陵的葬制。此後的十一代楚王緊跟潮流盡皆效仿,將生前占有的奇珍異寶隨葬入墓,所以才形成蔚為壯觀的徐州環城漢墓群。
龜山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紀五十年代,經南京博物院發掘,驚喜地發現竟然是一座沒被盜過的西漢貴族墓,出土了一百七十多件(組)高等級的文物。
失望 有世界最精準的甬道,華麗的 二號墓被誰施了魔法盜走了寶
1981年,當地村民在開山採石時又發現了一座墓,按順序命名為“銅山龜山二號西漢墓”,而且塞石異常完整,沒有被盜的痕跡。
南博第一時間選派精兵強將,動用了大型現代化機械,將塞石一一拖出墓道,進去後才發現這裡是兩座分別開鑿的陵墓,每墓都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總計15間——“十室二廳二廚一衛”,總面積達500餘平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是徐州迄今發現最雄偉、面積最大的楚王地下宮殿之一。兩座墓的墓道和甬道開口在同一水平線上,互相平行,南北相距14米,這是已知全世界古代開鑿最精準的兩條甬道,排水系統也後高前低完整科學。然而,令考古人員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偌大的墓里,卻空空如也!
顯然已經被盜過了。可沒動塞石,盜墓賊是怎么進去的?難道他們用了什麼魔法?
遺憾 塞石,王和後天堂的幽會通道,夫妻合葬墓,當時最流行的“王級戶型”
考古人員發現,南側王墓的塞石確實沒人動過,但北側王后墓的塞石卻被人抽走了一層。在以後經歷的多座西漢早期墓的發掘中,結合文獻了解到,這是一座代表王身份的“橫穴崖洞式墓葬”,是當時最流行的“王級戶型”,王登基後第二年就開始同時修建王和後的墓,大致同一方向,距離不必太遠,先下葬的先用塞石封門,後去世的下葬後鑿通兩墓後再用塞石封門,意思是方便王和後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中幽會。這個做法一點都不可笑,現在兩口子下葬也是各做各的墓穴,中間留個小孔或用木板搭橋,這就是當年這種葬制的與時俱進。
這一看似人道的舉措卻恰恰方便了盜墓賊——他們只拖出了一個甬道的全部塞石的二分之一(僅拖出上面一層)就洗劫了兩座王級墓,可謂是事半功倍。
發現 接到舉報,電工布電順手牽走龜紐印,多年疑團真相顯露  經過清理,墓內僅出土了少量劫餘的隨葬器物,包括盜墓賊沒看到的小件玉器、車馬器以及看不上眼的陶器、陶俑等,無法為墓葬的主人提供確證。那么,這樣豪華的墓葬,其主人究竟是誰呢?
楚王劉注印
1985,徐州博物館接到舉報,說有位電工在一次理髮時與他人抬槓,肯定地說:“龜山漢墓肯定是劉注的,我有他的印。”幾經周折,在拾屯鄉派出所的宣傳勸說下,這位電工交出了劉注印章。
原來,當年發掘龜山楚王墓時,考古的同志為了發掘方便,想在墓內布電照明。因這位電工所在單位就在墓的附近,所以單位委派他在墓內布電,有一段墓道狹窄,這位電工便匍匐前行,前行中他感覺腹下有一硬物,便拾起放進了貼身內衣,收藏了起來……龜紐銀印發現於此墓內第六室,這也是第六室即墓內主棺室的確證。
確證 劉注印印證 襄王“楚王助理”很合格
劉注是西漢第六代楚王,是第五代安王劉道之子,公元前128年繼位,公元前117年去世,諡號襄王。《史記》中的《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楚元王世家》和《漢書》中的《諸侯王表》、《楚元王傳》均有他的記載。據《史記·楚元王世家》索隱贊述稱:“文、襄繼立,世挺才英”,說明劉注是歷代楚王中一位很有才幹的人物,可惜文獻記載都十分籠統。但從“襄”字看,它有“助理、佐治”的意思,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在安王劉道的時代,劉注做“楚王助理”是非常合格的。
這是一個銘文僅是名字的私印,所以降格用銀鑄造。由於徐州地區的楚王墓均被盜擾,已發掘的其他楚王墓均未出土標誌楚王身份的印章,因此這件龜紐銀印的“劉注”(留住),可彌補文獻記載的不足,將楚王墓分成傳承有序的前期和後期,被稱為“西漢楚王陵墓的標尺”,對研究西漢楚王陵墓形制演變和斷代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是打開楚王秘密的第一把鑰匙。
價值 皇帝“掄錘”使龍紐,侯王 “定音”用龜紐,銀印價比金更高
劉注作為一漢楚王,按禮制應有漢朝頒賜的金印。雖已被盜,我們無緣看到它的真面目,但我們不妨來構想一下印的樣子。漢代諸侯王的印章發現僅有幾個,文獻記載中關於漢代諸侯王印章的規定不一,但從考古實踐中可以看出,皇帝用龍紐的,比如南越王墓就出土過一個“文帝行璽”金印——雖然我們認為南越王應該是諸侯,但他們自己認為是皇帝,所以他們是按皇帝的印璽的式樣做的,真正漢代皇帝的金印一個也沒有出土過;一般諸侯王用龜紐的,比如揚州出土過“廣陵王璽”金印;外藩國王用虺(無角像蛇一樣的小龍)紐的,比如日本出土的“漢委(倭)奴國王”金印等。
劉注的官印應該和廣陵王的差不多,是個龜紐金印,上面應該是四個大字“楚王之璽”。但是官印只能說明是什麼王,卻無法斷定是第幾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注”銀印的價值比金印更高。
龜山是因外形酷似一隻龜而得名的,因此山是印的身體,印是山的心臟,山成了一枚放大的印,印成了一座微縮的山,龜中藏龜,龜外有龜——緣分啊。

國家起源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王劉注印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熊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進入湖北省內,也是楚國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

漢楚王墓群

江蘇省徐州市和銅山縣境內,徐州附近的楚王山、小龜山、東洞山、北洞山、南洞山、臥牛山、馱籃山、獅子山等處共八處二十餘座。
楚王劉注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