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部位名。即股骨,此骨在髁骨之下,分兩支向前,居於臀內,與尻骨成鼎足之勢,為身坐之主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楗骨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醫宗金鑒》
- 概念:即股骨
解讀,中醫套用,生理功能,病理變化,
解讀
此骨又名大腿骨、髀骨、楗、大楗骨。《素問·骨空論》:“輔骨上,橫骨下為楗。”王冰註:“謂膝輔骨上,腰髖骨下為楗。”《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大楗骨,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於髀樞之臼;下端如槌,按於胻骨,統名曰股……俗名大腿骨。”股骨上端以股骨頭與髖臼構成髖關節,下端與髕骨、脛骨上端構成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長管幹骨。
中醫套用
生理功能
股骨是人體最長和最重的骨。當人體站立時,股骨將人體的重量從髖骨傳遞到脛骨。其長度約為人體身高的1/4(大約46cm)。股骨由一體兩端(上端和下端)組成。股骨的上端包括股骨頭、股骨頸和兩個轉子(大、小轉子)。
當和髖臼形成關節時,股骨頭朝向內上方,並且輕微向前。股骨頭和股骨體通過股骨頸相連。股骨頭和股骨頸與股骨體的長軸形成一個夾角(115°~140°,平均126°)。此夾角在出生時最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小,直至成年時固定下來。由於女性小骨盆(真骨盆)寬度和股骨體傾斜度的增加,此夾角會稍小一些(Williams等,1995)。儘管這種結合方式使股骨在髖關節處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但它卻使股骨頸承受相當大的張力。因此,當老年人摔倒時,很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在股骨頸和股骨體連線處有兩個大而圓鈍的隆起,即轉子。呈圓錐形的小轉子從後內方延伸到內側。在股骨頸與股骨體結合處有一大的位於外側的骨性隆起,即大轉子,指向後上方。在股骨頸與體結合處的大、小轉子間,前有轉子間線,後有轉子間嵴相連。轉子間線較粗糙,而轉子間嵴卻較光滑。在轉子間嵴上有一圓形隆起,名為方形結節。在後面觀中,可以觀察到大轉子和股骨體在一條線上,並且其內側面有一深凹陷即轉子窩。
股骨體微向前凸。除了後面有一寬而粗糙的粗線外,其餘部分較為光滑。粗線所形成的縱行的骨嵴在股骨體後面中1/3處特別明顯,並且分為內側和外側兩唇。外側唇向上移行為寬大而粗糙的臀肌粗隆,而內側唇仍為一條狹窄而粗糙的螺旋線,且向上延伸至小轉子並轉向股骨前面,最後終於轉子間線。從粗線的中部至小轉子的基部延伸出一條明顯的骨嵴,叫做恥骨肌線。粗線向下分成兩條延伸至內、外側髁的內、外側髁上線。內、外側髁被位於後下方的髁間窩所分隔。
股骨髁和脛骨髁形成膝關節。在股骨髁的前面有一個淺凹,叫做髕面,股骨通過它與髕骨形成關節。股骨外側髁的外側面有一粗糙隆起,叫外上髁。股骨內側髁的內側面有一較大而明顯的內上髁,內上髁的上方有一突起,即收肌結節。轉子、線、結節和上髁均為肌肉和肌腱的附著處。在髀輔骨上,腰橫骨下,股外之中,側立搖動取之,筋動應手者是也,屬足少陽膽經(《素問》曰∶輔骨上,橫骨下為楗,楗上為機,楗後為關。又曰∶蹇膝,伸不能屈,治其楗也)。
病理變化
相關疾病有大楗骨傷,見於《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即股骨傷,因跌馬、墜馬、壓軋等所致。臨床分為股骨頸、股骨幹中段及下段骨折等。症見局部腫痛,患肢縮短,外旋,不能站立及行走,並可檢到骨聲。
股骨頸骨折多由間接暴力所致。主要是由於扭轉應力,股骨頸抵於髖臼後緣而引起。所謂由跌倒時直接暴力引起者,也只可能是轉子部著地的傳導應力所造成,暴力不可能直接作用於股骨頸部。股骨頸骨折多見於老人,女略多於男。股骨頸骨折典型受傷姿勢是平地滑倒,髖關節旋轉內收,大粗隆部著地,或患肢突然扭轉著地,暴力傳導至股骨頸引起骨折。
股骨幹骨折是指粗隆下2~3cm到股骨髁上2~3cm處的骨折。多發於青壯年及兒童。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均可造成股骨幹骨折,如汽車撞擊、輾壓,重物打擊或高處墜下,骨折可發生在股骨幹上1/3、中1/3及下1/3,以股骨幹中下1/3交界處為最多,上或下1/3次之。直接暴力引起者多為橫斷或粉碎骨折,間接暴力引起的多為斜螺旋骨折。骨折後,往往呈現不同的移位。股骨幹上1/3骨折時,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肌及其他外旋肌的牽拉而產生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遠段由於內收肌群作用則向後、向上、向內移位;中1/3骨折時兩端除有重疊畸形外,其移位依暴力方向而有不同,如斷端尚有接觸而無重迭時,遠端因內收肌的作用,多向外突起成角;下1/3骨折時,因腓腸肌的牽拉,骨折遠端往往向後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