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狀地震相(wedge seismic facies)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楔狀地震相
- 外文名:wedge seismic facies
- 所屬學科:石油
- 公布時間:1994年
公布時間,出處,
公布時間
199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出處
《石油名詞》第一版。
楔狀地震相(wedge seismic facies)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
楔狀地震相(wedge seismic facies)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公布時間199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石油名詞》第一版。1...
其特徵為同相軸之間的間距朝著一邊逐漸減小,其中一些同相軸逐漸消失,從而使同相軸的個數也朝一邊減少,與之對應的地層單元厚度相應減薄,形似楔狀。這種地層厚度減薄並不是由於在地層單元頂、底界發生削蝕或上超所造成的,而是由於各...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地層厚度向上傾方向變薄,低於地震解析度的緣故。發散結構一般出現在楔狀單元中,表明沉降速度差異不均衡。在滾動背斜上,三角洲前緣砂岩和頁岩反射層系向同期形成的同生斷層方向有明顯的發散現象,是油氣聚集的有利...
地震相單元的外部幾何形態,可分為席狀、席狀披蓋、楔狀、岸灘狀、透鏡狀、丘狀和沖積扇。充填型式可分為水道充填、槽地充填、盆地充填和陸坡前緣充填。通過對地震相單元外形的分析,可以推斷沉積期的侵蝕程度和古地理景觀。根據地震相...
3、楔狀 其特徵是地震相單元沿傾向上厚度增大,具發散反射構造,反映沉積時基底的差異沉降作用或沉積速率的橫向變化。走向上厚度變化不大,具平行(亞平行)構造或波狀構造。其地質意義與發散反射構造相同,代表沉積體常發育於盆地或凹陷...
依據主控斷裂與次級斷裂的位置關係,可以將半地塹分為3大類:簡單型、緩坡斷階型及陡坡斷階型;同時,根據地震相的外部形狀與內部反射特徵,對盆地內地震相進行劃分,識別出5種地震相類型:平行-亞平行席狀地震相、前積楔狀地震相、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