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坡拔燭橋

楓坡拔燭橋

楓坡拔燭橋,主要流行於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興田鎮楓坡村的傳統舞蹈,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楓坡拔燭橋活動始於清代,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舉行,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拔燭橋”是龍舞的一種,但與傳統舞龍、板凳龍等又有不同。南平武夷山市興田鎮楓坡村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必舉行楓坡拔燭橋活動。楓坡村拔燭橋由多個燭橋架通過木插銷連線而成,大的可接80個、小的也可接54個,長度約百米。

2009年5月31日,“楓坡拔燭橋”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Ⅲ-1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坡拔燭橋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 保護單位:武夷山市興田鎮文體服務中心
  • 項目編號:Ⅲ-19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表演套路,道具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武夷山市楓坡村正月十四至十六舉辦“拔燭橋”活動,已延續百餘年。此活動起源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是時,楓坡村許多青年聚賭不思生產,致使田地荒蕪,父輩心急如焚。恰逢在外為官的邱某省親故里,見鄉風衰敗,便藉口村邊麒麟山迷霧漫漫為妖作祟,需村人扎色燈相破。村人信以為真,家家扎花燈,形成春節拔燭橋之俗。正月十四、十五夜,村民提花燈、舉火把、擊鑼鼓、扛燭橋,繞村而行,十六夜集中曬穀場拔燭橋比試輸贏,此後轉入春季備耕生產。
楓坡拔燭橋
楓坡拔燭橋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楓坡拔燭橋由村中有威望的長者主持,以舞花燈開道,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扛著燭橋遊街走巷,隊伍浩浩蕩蕩,每經一戶家門,主人便合家相迎,燃放鞭炮焰火。扛燭橋的小伙子在“呼”“哈”的吶喊聲中,把燭橋舞得像一條火龍,時而飛奔、時而盤旋、時而翻滾。正月十六拔燭橋結束後,村民們將零散的花燈、敗壞風氣的賭具和村民認為不祥之物一同投入火中焚毀,以清除邪惡瘴氣。
楓坡拔燭橋
楓坡拔燭橋

表演套路

楓坡村拔燭橋表演有翻龍鱗、綁牆角、蛟龍出海、力拔山河、雙龍戲珠、蛟龍擺尾、盤龍獻瑞、喜迎嘉賓等多個套路,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舞台。

道具特色

楓坡村拔燭橋由多個燭橋架通過木插銷連線而成,大的可接80個、小的也可接54個,長度約百米。每個架子上安有兩個竹筒,內塞棉花,可灌柴油點燃,底座上裝有把手可抓可舞。因接起來的架子拉直後很像鄉間跨越溪澗的木橋,而架子上原來是插蠟燭照明的,故名曰“燭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楓坡拔燭橋活動利用冬閒時節把村民吸引到有意義的活動中,使其遠離賭博迷信;以村規民約的方式傳承,弘揚了傳統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傳承人物

王秀華,男,漢族,南平市武夷山人,1957年9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楓坡拔燭橋”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華自小就從祖輩那裡學到了楓坡拔燭橋的燭橋製作技藝,22歲起開始積極參加楓坡村的“拔燭橋”活動。王秀華致力於培養楓坡拔燭橋的後繼人才,不僅自己親身傳藝授徒,還團結徐、邱、李、王四姓家族的後裔學習楓坡拔燭橋相關技藝,壯大表演隊伍。他還在傳統表演套路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摸索出了新的表演套路,並組織表演隊演練新套路。
楓坡拔燭橋
王秀華
邱世昌,男,漢族,南平市武夷山人,1962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楓坡拔燭橋”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邱世昌生於“拔燭橋”花燈製作世家,受家庭環境的薰陶,逐漸對花燈製作產生濃厚興趣。他從1986年開始跟著父親邱盛文專心學習花燈、剪紙、繪畫和書法等製作拔燭橋花燈的技藝。邱世昌學成之後,每年都積極參與楓坡拔燭橋活動,不僅製作花燈,還承擔活動的其他工作。他注重培養楓坡拔燭橋後繼人才,先後授徒多人,其中李錦明、李繁梅、楊志芳等人已基本掌握了楓坡拔燭橋活動所需花燈的製作技藝。
楓坡拔燭橋
邱世昌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2022年2月,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節目攝製組到五夫鎮,進行武夷山當地的傳統民俗五夫龍魚戲和興田拔燭橋直播演練,該節目在省台元宵節晚上的《五福迎春鬧元宵》節目中播出,新聞頻道、鄉村振興頻道、直播福建、海博TV等平台同步播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