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內科專家、中醫保健專家、國醫大師、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楊震(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內科專家、中醫保健專家、國醫大師、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震,1940年6月生,漢族,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中醫內科專家,中醫保健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楊震於1970年在西安醫科大學進修深造;1978年—1988年曆任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中醫院副院長、院長,新城區衛生局副局長;1988年任西安市中醫醫院院長;2008年獲評為“陝西省名老中醫”;2013年獲評為“第四批全國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2017年獲評為“全國名中醫”;2022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3月獲評為第四屆“國醫大師”。

楊震長期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尤其擅長肝病的診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漢族
  • 出生日期:1940年6月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麻瑞亭治驗集》、《黃元御醫學全書》
  • 主要成就:2022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2年3月獲評為第四屆“國醫大師”
  • 籍貫:陝西西安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0年6月,楊震出生。
1959年—1964年,就讀於“西安中醫講師團”徒弟班,師從王新午麻瑞亭
1964年,任職於西安市北大街中醫門診部。
1970年,在西安醫科大學進修深造。
1978年—1988年,歷任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中醫院副院長、院長,新城區衛生局副局長。
1988年,任西安市中醫醫院院長。
2008年,獲評為“陝西省名老中醫”。
2013年,獲評為“第四批全國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
2017年,獲評為“全國名中醫”。
2022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3月,獲評為第四屆“國醫大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楊震將肝病的治療與研究作為主攻方向,研究收集歷代中醫名家的經驗方,歸納為“治肝十法”,自擬30餘首治肝經驗方;楊震倡導“相火氣機學說”,提出“六型相火”及“治肝五論”。
  • 學術思想
1、倡導“肝系疾病”理論。楊震認為西醫以解剖學說為主要內容來認識肝病,形成了“肝臟疾病”的認識論,而中醫以髒象學說為主要內容認識肝病,形成了“肝系疾病”的認識論,它與肝的生理特點緊密相關。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喜條達、主謀慮、藏血、舍魂、生筋,在竅為目、在聲為呼、與膽相表里,並通過經絡,與脾、肺、心、腎、四肢等相關係。當其發生病理變化時,在臨床上就會出現種種病症,如氣鬱、脅痛、積聚、黃疸、鼓脹、血證、不寐、震顫等。
2、崇尚丹溪“相火學說”。在臨床肝病的辨治中,楊震崇尚朱丹溪“相火學說”,套用《相火論》的觀點,並依據病毒性肝病的病因、發病機理以及臨床表現特點,把肝病所產生的局部內生火熱按病理相火這一理論去研究,提高了對B肝病機的認識水平。同時在丹溪所分二型相火證治的基礎上,在肝病臨床診治中,按疾病的發展過程將病理性相火分為五種:即鬱熱相火、血熱相火、濕熱相火、陰虛相火、相火虛衰五類證候進行論治。
3、緊扣“肝經血熱”環節。在B型肝炎的診療方面,楊震對其發病的全過程有其獨到的認識。他認為:B型肝炎的臨床主症,早期表現在氣分,後期表現在血分。外因濕熱毒邪侵入人體,潛伏血分而形成“血分伏邪”;內因多為情志不遂所致的“肝氣鬱結”,內外相合,導致“肝經血熱”,此乃B型肝炎的主要發病病機;氣鬱日久,阻滯脈絡則致肝絡瘀滯;邪留日久,耗氣傷陰,乃致肝臟虛損,常常累及脾腎。總之,B肝的病變基礎是“肝鬱”,主要病因為濕、熱、毒、瘀、虛,而中轉環節為“肝經血熱”;在辨證方面自當“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治療原則應注意四點:一是疏通氣血,調達為要;二是體用結合,補瀉適宜;三是明辨標本,緩急有度;四是整體治療,兼顧七情;在治療用藥方面,清代王旭高著《西屋夜話錄》集各家治病之大成,按肝氣、肝火、肝風三大類提出了治肝二十三法,頗受後世推崇。但其分類較繁,先生參考現代治療肝病的體驗,本著執簡御繁的原則,歸納出“治肝十法”,即:涼血解毒法、芳香化濁法、疏肝理氣法、疏肝健脾法、疏肝利膽法、柔肝養陰法、健脾溫腎法、清肝熄風法、活血化瘀法、通絡利水法。
4、重視“病機十九條”。病機是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機理。醫生診治疾病,就是要詳細審察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關鍵所在,認真分析探求病因病機,掌握病變機理,根據疾病變化,結合氣候變化立法制方。楊震認為《內經》“病機十九條”是學習病機的經典文獻,它以五臟為綱者五條,以上下為綱者兩條,以六氣為綱者十一條,臨床套用要注意做好確定病變部位,辨別疾病性質以及類證之間鑑別,以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最後達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平和”的目的。
5、注重辨證辨病結合。中醫辯證是將望、聞、問、切四診所獲得的資料,運用中醫理論加以綜合、分析、歸納所作出的診斷過程。也就是分析、辨別、認識疾病的證候。而證則是疾病在某一階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雙方力量對比等情況的綜合概括。辨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以藏象、經絡、病因、病理等基本理論為基礎,以四診資料為依據,辯明其內在聯繫,各種病變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人與四時、地域等關係從而作出的診斷過程。楊震認為臨床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優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是有利於全面認識疾病的本質,總體把握及推斷疾病發生髮展和預後轉歸規律,並且綜合中西醫各自的長處。二是有利於提高中醫臨床科研水平,促進中醫辨證規範化、標準化。三是有利於提高臨床療效。
  • 藥品研製
截至2021年3月,楊震與企業合作已開發國家級新藥3項,其中包括國藥準字號2項“碧雲砂B肝顆粒”和“參虎解毒丸”,藥健字號1項“肝毒清濃縮丸”,均由企業批量生產;另3項“肝脈通膠囊”“海桃肝脂寧膠囊”“健肝顆粒”均已通過Ⅲ期臨床試驗;研發肝病系列院內製劑7項“複方抗病毒顆粒”“疳脂平片”“杞黃龜苓膏”“甲苓飲”“甦脈百靈飲”“疏絡化纖顆粒”“桃紅化濁丸”,均用於臨床。
  • 學術論文
截至2022年7月,楊震已學術論文110餘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87年
碧雲砂B肝靈治療B型肝炎341例
《陝西中醫》
1994年
運用相火學說診治肝病初探
2000年
丹溪相火學說探討
《陝西中醫》
  • 學術專著
截至2022年7月,楊震已參編《黃元御醫學全書》《麻瑞亭治驗集》論著2部,主編《楊震相火氣機學說研習實踐錄(學術求索集、臨證經驗集、醫案醫話集、方藥新知集)》叢書4部,以及《楊震臨床帶教錄》等著作5部。
  • 發明專利
截至2022年7月,楊震已獲得“船艙式飲片儲藏櫃”“活動飲片調劑櫃”等國家發明專利3項。
  • 科研獎勵
截至2022年7月,楊震已獲得省部級、市級科技成果獎9項。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6年
B型肝炎中醫病機規律探討
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6年
電子計算機在肝病診治中的套用
西安市科技進步四等獎
1987年
碧雲砂B肝靈
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
中藥肝毒清治療B型肝炎的臨床實驗研究
西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
健肝口服液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
《黃元御醫學全書》合作整理研究
西安市衛生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7年
《麻瑞亭治驗集》合作整理研究
陝西省中醫藥科研成果二等獎

人才培養

  • 聯合培訓
1989年8月,楊震與台灣地區衛生署原署長鄭隆炎聯合舉辦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創辦“台灣中醫師提高班”,先後舉辦3期,楊震親自授課,每期培養中醫師30名;楊震另舉辦6期中醫學習班,包括中醫、針灸、中藥等專業及陝西中醫學院函大教學點2期,共培養學生300多人。
  • 指導學生
截至2021年3月,楊震已帶教繼承人及臨床博士、碩士研究生23人,博士後研究生4人,他們均成為科室骨幹,如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郝建梅、副主任醫師凌縵芝,西安市第八醫院主任醫師楊璞葉等都是他的學生。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0年
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1年
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醫專家
1992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08年
陝西省名老中醫
陝西省人事廳、陝西省衛生廳、陝西省中醫管理局
2012年
全省老幹部發揮作用工作先進個人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中共陝西省委老幹部工作局
2017年
全國名中醫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2年3月
國醫大師(第四屆)
-
陝西省名老中醫
-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3年—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陝西省委員會常委員會委員
-
中華中醫藥學會陝西分會副會長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申中心新藥評審委員
-
陝西省西安市中醫學會副會長
-
中國全科醫學》編委
-
世界中醫藥》編委
-
陝西中醫》編委
-
陝西省中醫學會理事
-
陝西省中醫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西安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
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第二屆委員會顧問
-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
-
第一屆長安醫學傳承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首席顧問

人物評價

“楊震為陝西中醫藥事業做出積極貢獻。”西安市中醫醫院評)
“楊震是一位中醫大家,還是一位在科研上頗有建樹的醫學研究者和探索者。”(《陝西日報》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