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
2003年村委會轄楊閣、張樓、徐寨、小趙營、大趙營、前賈莊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戶560戶,總人口1924人。其中,男1000人,女924人。漢族1916人,回族3人,土家族5人。村計畫生育率99%,綜合節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總人口中,國小文化程度占15%,國中文化程度60%,高中文化程度5%,少數民族主要是外地遷入。村有張、趙、匡、楊、徐、祁、郭、王、耿、韓、魯、范、李、胡、敖、薛、劉17個姓氏。
自然狀況
楊閣地處白河西岸,礓石河東岸,地勢北高南低,交通便利,省道四趙路貫穿南北。轄區地質均為粘土,主要種植小麥、棉花。
主要經濟
建國後,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生產力進一步解放,經濟收入不斷增加,1978年人均純收入110元,1993年人均純收入1200元。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220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953萬元,人均純收入2250元。農 業 經 濟作物種植 全村有耕地3580畝,人均1.86畝。20世紀70年代前農村實行的是生產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生產力落後,管理粗放, 品種單一,農田基本設施差,糧食產量低,當時,紅薯、薯乾(面)是農民的主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以小麥、棉花、花生、玉米種植為主,間有大豆、芝麻、紅薯、綠豆等雜糧作物。1978年,全村糧食種植4296畝,總產120.33萬公斤,畝產280公斤;棉花種植面積710畝,總產2.84萬公斤,畝產40公斤。1993年,糧食種植面積5000畝,總產142.5萬公斤,畝產285公斤;1993年棉花種植面積900畝,總產4.5萬公斤,畝產50公斤,花生種植面積200畝,總產4萬公斤,畝產200公斤。2003年,糧食種植面積5600畝,總產168萬公斤,畝產300公斤;棉花種植面積1000畝,總產7萬公斤,畝產70公斤;花生種植面積1000畝,總產25萬公斤,畝產250公斤;玉米種植面積800畝,總產28萬公斤,畝產350公斤。全村生產路旁都栽種了用材林,約3萬餘株。
畜牧養殖
1957年前,畜牧養殖零星單調、戶養戶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隊養隊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畜牧養殖逐步擴大。1993年,全村牛、豬、羊、家禽存欄量分別有300頭、180頭、500隻、10000隻,肉蛋總產量500噸,禽蛋20噸。2003年,全村共有牛250頭、豬200頭、羊300頭、禽20000隻,戶養4頭以上牲畜的有20戶。
農業機械
解放後,農村生產主要靠牛拉犁耕田,牛拉車運輸。70年代後,人畜力耕作逐步由機械化所代替。1978年,全村共有手扶拖拉機3台,四輪拖拉機5台,電動機、柴油機15台,農用水泵20台,機械總動力184千瓦。1980年後,韓玉儉、張好山、趙文團等5戶。以手扶拖拉機、四輪車搞運輸年收入在1000—5000元左右。199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10台,四輪拖拉機6台,柴油機40台,農用水泵40台,機械總動力580千瓦。2003年,全村共有手扶拖拉機80台,四輪拖拉機8台,柴油機60台,農用水泵120台,機械總動力1200千瓦。
鄉村企業
建國後,村民原開辦的“副業”和多種經營為手工加工和零星的商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徐漢章的修理業,范成貴的薄荷油加工 ,張千才的烘爐打造等率先興起。此後,加工、手工業、商店、個體個運輸等,蓬勃興起。2003年,全村開辦的小型企業達25家,年收入在50多萬元。
村民外出務工始於1986年,7組胡喜詳辭去在縣棉紡廠的工作,去廣東一家企業當車床工,月工資800元,後逐年收入增多。月工資已達1800元以上。部分地民用務工的收入建起了新房,買了機車、彩電等電器。1988年,外出務工150多人。2003年,外出務工人員已達414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 全村60%以上農戶都按照規劃線新建了住房,基本上形成了住房成行成排的新格局。轄區生產道路10條,路旁楊樹成排成蔭。
二組村民趙禮尊2001年只身前往廣東打工,經過自已辛勤刻苦的努力,從一名車間一線員工,逐漸成長為企業骨幹,進入企業管理層。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材,推動的企業快速高效的發展,為廣東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已保貴的青春年華。同時帶動了一大批家鄉的有志青年外出打工,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家用打工賺來的錢,建了新房,買了新車,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生活水平,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相信明天會更好。
農田水利
解放前,村水患不斷。建國後,村重視水利建設,修築了河堤,開挖了排水溝,使水患逐年減少。從1967年起,多次加固礓石河沙堤,加寬柳楊河穿江渠工程並打井50眼,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500畝,基本上實現了旱澇保收。社 會 事 業教 育 解放前,將原楊閣廟改成學堂。1970年對學校進行整修。1990年重新拆建,校園進行了硬化、綠化,達到了“六配套”標準。有教室30間,住室15間,適齡兒童入學率99.8%,鞏固率100%,畢業率100%。村先後為大中專學校輸送學生20名,其中大學本科15名,大學專科5名。
科技衛生
村重視科技工作。1980年以來,每年都聘請種田能手、科技人員來村課講,使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有很大提高。棉花畝產量由原來的籽棉300斤,猛增加至600斤以上,效益超千元。花生畝產增加了200斤,畝產600斤以上。小麥畝產超千斤。蔬菜畝產1萬多斤,個別品種可達2萬斤以上。村還辦起了計畫生育學校,每年受訓人數600餘人。
村有衛生所一個,醫務人員2名,小病、不出村。2003年,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民因患病和患大病醫藥費支付困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村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農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穿的衣服是土布料。解放後,窮人分了土地,吃穿、住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村民人均占有糧食300公斤,細糧占60%。2003年,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細糧比例占90%以上。蔬菜、禽蛋、肉類消費量有大的增加。住房由原來的土木結構發展為磚混結構和樓房。穿著有原來70年代青、白、蘭單調的服裝,變為色彩豐富、式樣新穎的中、高檔服裝。人均住房由70年代的15平方米上升到2003年25平方米。人均收入由90年代的800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元。全村有腳踏車500輛、洗衣機20台、電視機500台、電話150部、機車20輛、電冰櫃15台。組 織 建 設建國前,國民黨統治時期,村實行的是保甲制,有保長、付保長和保丁若干人組成,保下邊設甲,每10戶為一甲,配有甲長1名。時張樓、徐寨、楊閣、小陳營、大陳營屬李莊保,賈莊屬徐莊鄉山坡保。解放後,保甲制被廢除,建立了農村基層政權——農會。1948年建立了民兵組織,隊長范清立、副隊長鬍玉科。1953年組織了農業合作社(初級),1955改高級社。當年建立了共青團婦聯組織,1958年改高級合作社為生產大隊,1983年更名為村民委員會。1953年建立了黨小組,1955年建立了黨支部,1966年黨支部有黨員30名,2003年村支部有黨員4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