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卿,1921年生人,1980年起開始自願做公益。他堅持邊爬山邊撿拾垃圾,在惠山國家森林公園道路沿途製作垃圾箱、休息凳、宣傳牌;自費在鎮中公園添置公共體育器材,印發文明宣傳單,為災區、困難邊遠地區捐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鈞卿
- 出生日期:1921年
- 職業:志願者
- 主要成就:被授予“全國文明健康老人”稱號
- 性別:男
人物故事:
從1980年起楊鈞卿開始了他的公益路。他堅持邊爬山邊撿拾垃圾,在惠山國家森林公園道路沿途製作了垃圾箱、休息凳、宣傳牌;他生活簡樸、熱心公益,自費在鎮中公園添置公共體育器材,印發文明宣傳單,為災區、困難邊遠地區捐款……他用無私熱情的奉獻,傳遞著“健康、環保、快樂”的公益理念。
家住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六龍社區的楊鈞卿老人今年已經93歲了,但他人老心不老,是一位熱心無錫環保公益事業的優秀志願者。他在惠山國家森林公園道路沿途製作了很多宣傳牌,還堅持常年義務撿拾垃圾,被稱為登山路上“垃圾王”。每當人們從惠錢路來到惠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入口處,就會發現路邊有一隻特別的垃圾箱,它是由四根木條作柱子,多塊鐵皮合釘而成的。外面還用紙板包了一層。類似的外表樸實卻實用的垃圾箱,從公園入口處到三茅峰共有15個。距入口不遠的路邊還掛有一塊宣傳牌,上面寫著“祖國繁榮富強國民素質跟上,摒棄一切壞習慣,樹立文明新風尚”,下署“洛社一老人宣”。這塊宣傳牌也是用鐵皮和木頭合制而成的,正面是用白色的油漆刷成的。一路登山,一塊塊“文明標語牌”相繼出現,“崇尚文明,保護環境”、“做文明事,說文明話,當文明無錫人”、“弘揚華夏文明,讓世界尊敬”……這位“洛社老人”就是楊鈞卿。
楊鈞卿生於1921年,原來他的身體並不好,患有肺結核、慢性腸胃炎、關節炎等,常打針吃藥。1980年起,他開始了晨跑健身運動,從一天跑兩三公里慢慢增加到每天跑五公里,退休後他加入了老年長跑隊,1985年他參加江蘇老年萬米長跑比賽還獲得了第一名。近幾年他將長跑改為爬山,只要天不下雨,他每隔一天就乘車到惠錢路去爬三茅峰。長期的鍛鍊,使他身體的毛病都消失了。
在健身的同時,他同樣關注身邊的環境。“看到登山的路邊垃圾太多,太不像樣。”楊鈞卿老人說,他一般是乘早上頭一班公車到惠華新村下車,然後從石門的入口沿台階來到三茅峰。剛開始爬山時,他看到路邊有很多人丟棄的垃圾,一名清潔工清掃時也只是簡單的把台階上的垃圾掃到兩邊去。他向有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意見,但垃圾多的情況一時並沒有得到改善。於是,他從家裡帶來火鉗和袋子,邊爬山邊撿拾垃圾。之後,他索性把火鉗暫存在山腳下一家麵店里,來爬山時就去取火鉗背袋子撿垃圾。
在撿垃圾的過程中,楊鈞卿老人發現路上垃圾多的原因在於有些人沒有環保的文明意識和路邊的垃圾箱太少。2010年5月,他找來一些鐵皮做宣傳牌。因擔心鐵皮生鏽,他又花錢向裝修工人買來鋪地板的零頭,吊頂用的塑膠扣板,一共製作成了20塊宣傳牌。他請書法功底深厚的洛社中學退休校長秦肇榮為多塊宣傳牌題字,他自己也試著寫了些標語。他還製作了15個垃圾箱放在登山路邊。在白雲觀至三茅峰這一段的樹上,掛出了5隻垃圾袋,方便登山的人丟垃圾。他還花500元請正在修路的施工人員修了5個水泥凳供登山人休息。
“放了垃圾箱和垃圾袋後,路上的垃圾明顯減少。”楊鈞卿老人說,2010年12月,惠山國家森林公園惠錢入口這裡新來了一名清潔工,這名工人很負責。現在,他不用經常撿垃圾了,隔一段時間清理一下白雲觀到三茅峰這一段的垃圾袋就行了。
生活中的楊鈞卿也是一位熱心腸的人。洛社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說,楊鈞卿老人曾為該鎮的鎮中公園添置過體育設施。“2001年,我自製了15套體育健身器材,放在鎮中公園。”老人回憶,他從小喜歡體育,退休後也常到鎮中公園去鍛鍊。當時,他發現公園中沒有體育健身器材。2001年5月,他來到無錫體育公園,一一丈量體育健身器材並畫好圖紙,然後回家開始收集材料自己動手製作。起初,他花錢買了些自來水管做材料,但發現價錢太貴。於是,他便不時到廢品收購站去淘一些金屬材料,然後拿到附近的機械廠里加工,再花錢請人電焊,很快就做出了單雙槓、吊環、蹺蹺板、鞦韆架等多種器材,添設進鎮中公園。當地一家不鏽鋼管廠被他的義舉感動,為他免費提供了一些不鏽鋼管材,所在的社居委也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後來他又製作了轉盤、伏地挺身架等多種健身器材。直到2007年鎮中公園實行改造,要添設新的體育健身器材,這些自製的健身器材才被淘汰。“這些體育健身器材光賣廢品就賣了1000元錢,我把錢捐給了市慈善總會。”老人說。當年,鎮工作人員通知他去處理,他便把這些舊器材變賣了,並將得到的錢捐了出去。
“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公益。”退休幾十年了,楊鈞卿老人的退休工資也從當初的幾十塊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塊,但生活簡樸的他,自己只肯用1000多塊,剩下的1000多塊全堅持用在了慈善事業上。為了創建全國文明鎮,他自掏腰包印製了1500份道德文明宣傳單,親自走街串巷免費向民眾發放。2014年8月3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楊鈞卿得知訊息後,於8月8號一大早特意乘公車趕到無錫市紅十字會捐款1萬元,支援災區民眾。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向災區捐款。從1998年開始,只要得知哪裡發生災情、災難,他就會通過無錫市紅十字會、無錫市慈善總會等向災區捐款。他多次向新疆阿合奇捐款,向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向台灣“莫拉克”颱風災區捐款,向海地地震災區捐款,還給貧困山區的學生捐款。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把無私奉獻轉化成義舉行動,用志願行動點亮晚年生活。2008年,楊鈞卿被授予“全國文明健康老人”稱號;2011年,被評為“無錫市優秀志願者”;2014年4月,被評為“無錫好人”,《無錫日報》、《江南晚報》、《無錫宣傳》等媒體對老人的事跡進行了報導。
“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我只是在盡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儘管是微不足道,但自己覺得心情愉快、充實。”面對讚揚,楊鈞卿老人平靜地說,“我會一直堅持這樣做下去的,我要把好事做到底、要一輩子做好事,死後我還要捐獻遺體,回報黨和國家對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