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善寺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
- 所處時代:清朝
- 占地面積:3600 m
- 保護級別: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別名:楊都廟
- 原名:嚴都拉讓扎倉廟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旅遊信息,現狀,
歷史沿革
16世紀後期,藏傳佛教格魯派傳入內蒙古地區,18世紀後期傳入阿巴嘎旗。當時阿巴嘎旗共有大廟宇15座,小廟宇56座,其中清朝皇帝賜匾的大廟13座,比較著名的寺廟有楊都廟、昌圖廟、汗貝廟等。
楊都廟位於阿巴嘎旗西南130公里處的洪格爾蘇木。這裡水草豐美,空氣濕潤,泉水和河流縱橫交錯,風景十分秀麗,是遊客消夏避暑的世外桃源。楊都廟是由阿巴嘎的一個誦經會發展而來的,1864年,清同治三年,旗王扎薩克看中了這片肥美的土地,便在阿巴嘎附近建立了這所寺廟。當時清廷賜名“施善寺,授度牒(有編制,受俸銀的喇嘛)二十五,有300多名僧侶,占地面積3053平方米。
1921年擴建後的楊都廟其規模更加宏大,煥然一新,是北方喇嘛教徒所嚮往的寺廟。它占地3600平方米,大紅院中央是主廟,主廟前方大門兩側有鐘鼓樓,馬哈仁茲廟(金剛廟)等。為慶祝廟的落成,錫林郭勒盟在楊都廟所在地召開了五部十旗集會的那達慕大會,主持大會的是1936年被認定為第四代活佛的卻西洛藏華丹隆柔嘉措。楊都廟也因此而遠近聞名,並成為錫盟五部十旗會盟聖地。經過歷史的劫難,現倖存下來該廟僅有楊都廟及三個大殿。
1980年楊都廟恢復了宗教活動,1988年錫盟行政公署、阿巴嘎旗政府先後撥款13萬元對此廟進行了修繕。楊都廟由大廟、小廟和卻日殿三部分組成。大廟建築面積449.44平方米,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灰色磚瓦結構,廟內保存著各種銅、銀制佛像、祭品、樂器等共1000多種,還有珍品藏經等。
主要景點
大廟、小廟和卻日殿。
旅遊信息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
洪格爾高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