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洪

楊運洪

姓 名:楊運洪

籍 貫: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

軍 銜:國民革命軍陸軍少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運洪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1943
  • 學 籍:黃埔軍校十一期
  • 黨 派:中國國民黨
人物簡介,黃 埔 檔 案,

人物簡介

楊運洪(1915 —1943),廣東平遠縣人。民國21年(1932)秋,楊在國中畢業後,被鄉里國小聘為教師。“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華北垂危,日本侵略者滅亡全中國的野心日甚一日。楊運洪目睹國家危難日深,決心投筆從戎,於民國23年(1934)遠離家鄉,投考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為第十一期學生。
民國-26年(1937) “七七”事變爆發,軍校第十一期學生提前畢業,立即奔赴戰場,投入抗戰。楊運洪編入第十一集團軍七十一軍三十六師一〇八團,歷任排長、連長、營長,轉戰於江蘇無錫和江西萍鄉、樟樹等地。民國29年在湖南民沙戰鬥中,身負重傷,送湖北陽樓洞醫院治療,不等傷愈,又請戰上火線,轉戰於四川、西康。在歷次戰鬥中無不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為官兵楷模,受上級獎譽。
民國31年(1942),日軍五十五師團沿緬北密支那、畹町、龍芒公路進犯,滇西龍陵之敵越惠通橋強渡怒江,占據橋頭,三十六師奮勇迎擊,阻敵於怒江西岸,粉碎了日軍會師昆明的企圖。
民國32年春,三十六師迂迴怒江西岸,在橋頭鄉大塘子村附近山區與敵發生激烈的遭遇戰,雙方傷亡慘重。11月間,三十六師一面作戰,一面撤退,楊運洪奉命率部擔任掩護,與全營官兵一同以身殉國。
民國33年春,遠征軍反攻滇西,收集作戰地區三十六師陣亡官兵骸骨1500多具,就地火化。楊運洪的骨灰罐葬於騰衝縣南門外和順鄉的來鳳山下農地上,並築墓立碑,刻寫了墓志銘。西南關疊水河風景區的陣亡將士墓園也立有楊運洪的墓碑。
楊運洪生前與一〇八團團長宋紹椒的胞妹宋瑾明結婚。楊為國捐軀後,她在雲南產下一個遺腹子,取名楊大理,戰後帶回湖南娘家居住。1950年宋瑾明從台灣返回大陸後,送子回平遠故居樂業,子孫10餘人。宋瑾明則定居北京市,在街道工廠工作,80年代後領取退休金,安度晚年。

黃 埔 檔 案

楊運洪,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黃畲鄉人。
1932年畢業於平遠縣城附城中學,即被鄉里聘為教師,“九一八”事變後,他深感國家危難當頭,心懷一腔熱血,毅然向學校提出辭職,棄文從戎。1934年考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為第十一期學生。
“七七”事變後,南京軍校當機立斷,將第十一期學生提前畢業,分配於各部隊,立即奔赴戰場,投入抗戰。楊被編入十一集團軍七十一軍三十六師一零八團,歷任見習排長、連長、營長。英勇殺敵,轉戰於上海、南京、徐州等地。1940年在湖南長沙抗戰中,為掩護軍民轉移,身負重傷,送湖北陽樓洞醫院療傷,不等傷愈,又請戰上前線。由於楊在歷次戰鬥中無不身先士卒,並屢建戰功,得到上級嘉獎,晉升為中校。1941年該部奉命轉移到四川西昌會理待命。
在對日抗戰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
1943年春在雲南騰衝芥頭塘子村對日作戰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