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調

楊振雄幼年隨其父楊斌奎學藝,九歲登台,充當其父下手,說唱《描金鳳》、《大紅袍》二書,以唱俞調為主。二十歲後,改放單檔,致力於編說根據洪升原著改編的長篇彈詞《長生殿》。起初彈唱一般書調及夏(荷生)調。後來,根據書情要求,在夏調基礎上,發展唱腔,綞終於在演唱《長生殿·埋玉》時,使具有自己獨特個性的唱腔楊調,脫穎而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調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20年
  • 代表作品:《打票車》
來歷,特色,相關作品,

來歷

楊調是彈詞世人楊振雄(1920年生,江蘇蘇州人)所創的唱腔流派。因楊振雄小名阿龍,故又稱龍調。

特色

楊調發揮了彈詞唱腔的吟誦體特色,適當融入抒情成分。他不務旋律的花俏華麗,著重於人物內心的刻畫。並吸收崑曲的發聲、潤腔方法,唱時,真假嗓並用,轉換自如,音域寬廣。常根據感情需要自由行腔,並以跌宕起伏的散板形式和句末頓挫分明的長拖腔,同時,加上速度快、跳躍性強的戲劇效果。其唱腔雄健、豪放、聲閎氣貫,間有淒切蒼涼之處,激情撼盪,感染力較強。除了《長生殿》書中唱篇外,代表性唱段有開篇《劍閣聞玲》、《昭君出塞》、《紫鵑夜嘆》及《武松·打虎》、《晴雯·夜探》等選曲。
楊調保持了彈詞單檔說書,說和唱緊密結合的特點。說中有唱,唱中有說,包括口中八技,如《劍閣聞鈴》前面的馬蹄聲,《昭君出塞》中的鴉噪風嘯,《打票車》前的氣笛車輪聲,《武松打虎》中人物的說白等等,對設造意境,強化氣氛,表達感情都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楊振雄有時將彈詞牌子曲,吸收進自己的唱腔,如《武松打虎》中的海曲,《打票車》中的滾繡球等,以加強表現力,並使之與楊調風格相統一,融為一體。楊調在演唱現代題材的書目《白求恩大夫》、《丹心譜》等時,又有新發展。
楊振雄具有深厚的俞調功底。他所唱的開篇《宮怨》和彈詞《西廂記》中鶯鶯、張生的唱篇,所用俞調都帶有濃烈的風格特色,能細緻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委婉動聽,聲情並茂。其真假嗓的運用,拖腔的深沉下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人稱楊派俞調。

相關作品

《評彈楊調唱腔選》“楊調”為評彈藝術家楊振雄所創,是他在“夏調”的基礎上,吸收崑曲中某些唱腔因素。根據自己寬厚明亮的嗓音特點,將其熔於一爐而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嶄新唱調。“楊調”的表現力極強,高亢處剛勁挺拔,石破天驚;委婉處一唱三嘆,細流涓涓。他所唱的“陳調”、“俞調”也與眾不同,有濃郁的楊派風味。
01 晴雯·夜探
02 獵虎記·逼反
03 昭君出塞
04 西廂記·拜月
05 武松·窺叔
06 武松·殺嫂
07 黛玉焚稿
08 蝴蝶夢·母子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