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事故

楊莊事故

楊莊事故 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列車事故之一。事故發生於1978年12月16日,事故共造成325人傷亡的嚴重後果,其中死亡106人,重傷47人,輕傷172人。事故因發生在河南蘭考縣一個不知名的小站——楊莊站。因此,被稱為“楊莊事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莊事故
  • 外文名:YangZhuang Accident
  • 發生時間:1978.12.16
  • 地點:河南蘭考
災難過程,受災情況,災後救援,災難影響,

災難過程

1978年12月16日凌晨。刺骨的寒風中豫東平原沉沉入睡。沒人料到,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火車相撞事故發生將舉國震驚。

西安開往徐州方向的368次列車向東一路急駛。按運行圖規定,該趟火車在楊莊站要在側線停車6分鐘,等待其它列車通行後再開動。然而這次車過楊莊站沒在規定的車位停下來,卻一改常態,如同失去控制的鐵龍,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向前衝去。

兩個司機睡著了!車錯過了制動時機,危險襲向了毫無準備的人們!車上絕大多數旅客已睡熟,絲毫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

凌晨3時許,悽厲的汽笛聲打破了夜空的寧靜,從南京至西寧的87次列車呼嘯而來。隨著一聲震天的巨響,368次列車機車攔腰撞上87次列車的第6節車廂。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87次列車的第7、8、9、10節車廂在十幾秒鐘之內相繼與368次列車的機車相撞。巨大的衝擊力使幾節相撞的車廂與列車主體斷開,滾落在道軌外面。長長的車廂像麻花一樣扭曲在道軌幾米開外,行李架上指頭粗的鐵條折成了一段一段,火車地板殘片橫飛。巨響迅速傳遍了方圓十餘里,土地似乎也在不住地顫動。沿線的不少民眾誤以為地震發生了,抱著被子,衣冠不整,甚至赤身裸體奪門而出。

豫東平原在驚愕中屏住了呼吸。清醒過來之後的當地老百姓,不約而同地把驚恐的目光投向了楊莊車站的方向,一種不祥之兆湧上心頭。根本來不及反應,被撞擊的87次列車的許多乘客就倒在了血泊中。哭聲喊叫聲此起彼伏,發生事故的鐵道路段頓成人間地獄。很多人還沒從睡夢中醒來,生命之花就在一瞬間凋零了。

受災情況

傷亡325人!其中死亡106人,重傷47人,輕傷172人。這是截止到當時中國鐵路史上最大的一次惡性事故!這個數位震驚了黨中央和國務院。

災後救援

當地民眾聞迅趕來,自發營救傷員。短短一小時,人民解放軍駐蘭考某部火速趕到,實施警戒和救援。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也在最快的時間內組織力量趕赴現場,參加救援,附近醫院的病床騰出來了,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藥品都被抽調過來
當日,國務院、鐵道部就責成鄭州鐵路局抓緊處理,認真做好善後工作。鐵道部專門派來了3名副部長到事故現場考察,研究搶救措施。

災難影響


在對這起惡性事故的處理中,一系列“負責同志”為其在工作中負的責任進行了另一種形式的“兌現”:廖詩權,鐵道部副部長兼鄭州鐵路局局長,被國務院給予行政記過處分;李銀昌,鄭州鐵路機務南段黨委書記,被鐵道部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孫建洲,鄭州鐵路機務南段段長,被鐵道部行政記大過處分。
這起罕見特大事故的影響,震撼中原、波及全國。斑駁的血痕和閃爍的淚光沖洗出鐵路部門在管理中存在的種種深層問題。比如領導工作不紮實、不深入,對安全生產抓得不嚴,不細,對運輸生產著急工種和要害部門抓得不狠,要求不嚴。此外對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生活缺乏關心,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都十分醒目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為了吸取血的教訓,1978年12月19日,鄭州鐵路局召開全局廣播電話會議,局長廖詩權親自動員,分析事故原因,號召全局職工及家屬行動起來消除安全隱患。鐵路局還組織全局中層以上幹部1140人深入基層抓安全生產工作。
鄭州機務段在事故發生後,加大科研力度,在機車上裝備了無線列車調度電話機車自動信號系統和機車自動停車裝置。這些安全技術措施後來推廣到鄭州鐵路局乃至全國鐵路系統,有力地推動了全國上下的鐵路安全運營。
為了保障值乘人員得到良好休息,鄭州鐵路局普遍建立了待乘室,值乘人員出車前至少要在此休息4個小時,待乘室管理極為嚴格,這一措施延續至今。
楊莊事故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鄭州鐵路機務南段所有內燃機車駕駛室內都有一行醒目的紅字----“牢記楊莊事故血的教訓!”在提示每一位司機行車安全。
楊莊警示石碑楊莊警示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