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墓

楊舒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縣。是北魏鎮遠將軍楊舒的墓葬,也是弘農楊氏家族墓地中的一座。

楊舒墓的形制為斜坡磚室墓,總長24.6米,寬5.08米。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楊舒墓中出土的墓誌,記載了北魏和南梁作戰的事件,具有史料價值。墓誌上的書體和墓磚上的刻字,均為較規範的魏體楷書,字型結構嚴謹有力,為研究北魏的書法藝術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2019年10月7日,包含楊舒墓在內的弘農楊氏家族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舒墓
  • 地理位置:陝西省渭南市華陰縣華山鎮楊寨村
  • 所處時代:北魏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194-2-02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墓葬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北魏延昌四年九月九日(515年10月2日),楊舒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六歲。
北魏熙平二年九月二日(517年10月2日),楊舒歸葬於華陰縣的家族墓地之中,北魏孝明帝元詡深感惋惜,追贈楊舒為鎮遠將軍、華州刺史。
1984年7月12日至8月4日,因楊舒墓被盜掘破壞嚴重,經中央文化部和陝西省文物局批准,陝西省文管會和華陰縣西嶽廟文管所對楊舒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楊舒墓
墓葬平面圖

墓葬格局

楊舒墓的形制為斜坡磚室墓,方向為北偏西11度。總長24.6米,寬5.08米。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從平面看,為帶柄鏟形,地面至墓底深5.6米。墓道坡度為16度,長17.84米,寬1.4米,至甬道墓門之處寬為1.42米。甬道是用青磚和契磚券砌而成,前後兩端與墓道和墓室相通,甬道長3.42米、寬1.22米、高1.83米。墓室呈方形,以4.4米見方,底面用青磚鋪成人字形,洞式墓門向南,居南邊正中位置。棺床在墓室西部、南北向放置。墓誌放在棺床南邊正中。隨葬器物大部分放在墓室的東北部。
楊舒墓本來有完好而講究的棺槨葬具,但被盜墓者破壞成為一堆朽木,散亂在墓室,無法辨認。從在棺床上遺留下的痕跡來看,木槨長2.6米,大頭寬0.90米,小頭寬0.70米,槨厚10厘米,高度不詳。木棺較小,才能套放在木槨之內。在清理墓室時,沒有發現死者的遺骨和牙齒,只是在棺床上發現少的骨沫。
楊舒墓
墓葬剖面圖

文物遺存

楊舒墓雖經多次盜掘,但經過清理,仍出土文物48件。其中瓷器2件、陶器32件、鐵器9件、磚石和其他器物5件。
楊舒墓出土文物中有墓誌一合,墓誌蓋略呈方錐體形,長54厘米、寬54厘米、厚6厘米。正面為32厘米見方。正中豎刻“魏故鎮遠將軍華州刺史楊君之墓誌蓋”兩行十六個大字,字型為北魏楷書。四邊斜坡到邊沿。背面由四邊向中部鑿刻成凹下的方形,四邊突出有邊棱,邊棱寬1厘米。志蓋上十六個大字,書寫工整,字型結構嚴謹有力。志石長50.8厘米、寬49.5厘米、厚7厘米。四邊向下凹刻成邊鈸,邊被寬1.5厘米。志文28行,滿行28字,空24字,全文共761字。

歷史文化

楊舒出自北魏望族華陰楊氏,在北魏王朝為官,曾任揚武長史、大鴻臚丞等官職,以參軍、監軍、軍事都督等身份參加多次戰爭。其兄楊播含冤病死後,楊舒悲痛成疾,以延昌四年九月九日(515年10月2日)於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六歲。熙平二年九月二日(517年10月2日),葬於華陰縣舊塋。魏孝明帝詔遣謁者持節冊贈鎮遠將軍、華州刺史。

研究價值

楊舒墓內的仿木結構磚雕門樓,為陝西北魏墓首次發現。從古代建築上來講,人們把人字斗拱、柱頭斗挑和一斗三升的使用,大致定在隋唐時代,這次發現,把它們的使用時間提前到北魏。門樓結構的完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楊舒墓時代明顯,盤口冰裂紋瓷器和眾多完整陶器的出土,鐵鏡的發現,不但提供了對北魏時代文物的識別能力,而且為研究北魏陶瓷的工藝製作提供了實物資料。
楊舒墓誌中記載了北魏王朝後期與南朝梁作戰的事件,具有史料價值。墓誌上的書體和墓磚上的刻字,均為較規範的魏體楷書,字型結構嚴謹有力,為研究北魏的書法藝術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包含楊舒墓在內的弘農楊氏家族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楊舒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縣華山鎮楊寨村。
楊寨村村民委員會

交通信息

駕車自華陰市人民政府出發,經東嶽路、X319到達楊寨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