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義、男、漢族、196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吉林省松原市經濟開發區興原鄉西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他自2004年擔任村書記至今,盡全力為百姓辦好事解難事。建住宅樓13棟,農戶燃氣由村里免費供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興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寧夏興俊集團董事長
個人簡介
人物事跡
在販運農副產品的過程中,楊興義發現了廢舊物資回收的商機,於是又選定了一個新的奮鬥目標,即第二個目標——廢舊物資回收。因善於經營,平等待人,價格合理,人氣旺盛,撿破爛、收破爛的人都雲集到他家的站點,很快控制了銀川市的廢舊物資回收市場。楊興義和他的家人把廢舊物資資源回收筒做活了,做大了,做成功了,銀川市及周邊地區的人譽稱他“破爛王”。廢舊物資回收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他基本實現了原始資本的積累,為今後發展更大的事業奠定了物質基礎。
楊興義的廢舊物資回收穫得了成功,運輸業也形成了擁有解放、東風、五十菱、康明斯等20多輛汽車的車隊。為了尋求大宗固定貨源,他的目光盯住了陝北地區的原油運輸。起初他帶領部分車輛到定邊縣,向周圍幾個煉油廠拉運原油,從腳踏車零星攬活開始,逐步滲透,最後運油成了整個車隊的主業。在運油的同時,楊興義也走進了石油開採行業。他與石油開採工人接觸,與技術人員交流,漸漸掌握了定邊石油儲量情況,原油開採的現況,發展前景,投資情況,看到了石油開採的巨大利潤,巨大潛力,是難得的商機。他最終選定了第三個奮鬥目標:移師陝北,投資石油開採。
楊興義領著兒子彥聰和彥俊,帶著450萬元資金,紮營荒涼的定邊縣張天渠油田區塊,開始了艱苦難熬的打井生活,六年間一氣打了80多口油井。到2000年,楊興義的獨資企業自有資產、年產值和銷售額都超過億元,成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強民營企業之一。2000年,楊興義的家族企業已經擁有了億元資產,形成了以採油為主、多種經營的產業格局;註冊登記了六家獨資或控股公司與分公司;培育了100多人的員工隊伍和一支業務骨幹;註冊10300萬元成立了寧夏興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後經自治區工商局核准,於2000年12月22日組建了寧夏興俊實業集團。
楊興義十分清楚“財富是責任”,“先富幫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經濟改革的根本原則之一,是先富起來的人應盡的義務,是擁有財富的人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自己改變貧窮落後家鄉的夙願。他的企業以扶貧的光彩事業為己任,自願的、真誠的、積極的、持久的投身於扶貧攻堅的光彩事業中。十多年如一日,他在救災、扶貧、濟困、修路、助學、建校、出版、文物、文藝、競賽、生態建設、其他公益事業、慈善事業等廣泛的領域,向個人、集體、單位、地區、區內、區外、國內、國際先後捐資3000餘萬元。
改革開放時代,為楊興義創造了成就事業、脫貧致富的絕佳環境和機遇。他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情有獨鐘,悟性好,見識廣,看的遠,有勇氣,於1983年毅然自己打破鐵飯碗,主動棄“官”經商,走向市場。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開始解放自己,創造自己,創造事業的新長征,而且還在繼續遠征著。他在改革開放中,敢想、敢闖、敢幹、敢為人先。他緊跟改革開放的進程,百折不饒,艱苦奮鬥,一個又一個戰勝缺資金、少技術、乏人才、沒經驗的困境,一次又一次衝破傳統思想、習慣勢力和舊體制的重重包圍,從而一次又一次地取得創業再創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