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聯芬

楊聯芬

楊聯芬(1963-),筆名張憶,四川滎經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1982-1989年先後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哈佛燕京訪問學者,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導論》、《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主編《中國散文通史·近代卷》。

基本介紹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開設課程,科研項目,主要著作,發表論文,獲獎情況,

個人經歷

1982—1986年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6—1989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楊聯芬楊聯芬
1989-1991年,在中央財經大學任教。
1991—1994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5.8—2006.8,哈佛燕京訪問學者。
1994-2012,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
2013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任教。

研究方向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20世紀中國小說研究,女性/性別與現代文學思潮研究

開設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原著精讀
中國現代小說研究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魯迅研究
女性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化思潮研究

科研項目


北京師範大學211工程項目《古今散文通史》子課題《中國近代散文通史》(2005-2010)
哈佛燕京訪問學者基金項目《女性與革命》(2005-200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關於革命與女權的敘述》(2007-2013)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西方性別理論與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2011-2015)

主要著作

主編
《中國散文通史·近代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
《中國新時期文學精品大系》17卷,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
編選 《孫犁作品新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編選《錢鐘書評說七十年》,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專著
《中國現代小說導論(第2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流動的瞬間:晚清與五四文學關係論》,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6年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期刊與思潮(1897-1949)》,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小說導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
論文集《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20世紀中國文學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
《詩與哲的追求——中國現代作家與德國》(合作,第一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
《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抒情傾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註譯《〈老子〉白話今譯》,中國書店出版社1992年
合編 合作主編《童話金庫》,四川文藝出版社1993年

發表論文

《常識與洞見》,《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2期
New Ethics and Old Roles: The Identity Dilemma of May Fourth New Women,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Vol.33,No.1, February 2012
《一份蘇聯時期珍貴的歷史檔案》,《南方周末》2012年2月16日 《愛倫凱與五四新文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5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9期轉載
《<小團圓>:張愛玲的“懺悔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3期
《孫犁的精神特徵》,《文藝報》2011年4月15日
《成長創傷與家族史書寫——談新近出版的張愛玲自傳小說<雷峰塔><易經>》,《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7期
《“達人”的隨筆》,《文藝報》2011年10月19日
《生命本體與漢語新世紀——關於漢語文化哲學與中國文化建設的一次對話》,《勵耘學刊》第13輯,2011年8月
《五四離婚思潮與歐陽予倩<回家以後>“本事”考論》,《新文學史料》2010年1期
The Absence of Gender in May Fourth Narratives of Woman’s Emancipation: A Case Study on Hu Shi’s The Greatest Event in Life,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2 No.1, June 2010
《個人主義與性別權力:胡適、魯迅與五四女性解放敘述的兩個維度》,《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4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10期、《新華文摘》2010年11期轉載
《新倫理與舊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認同的困境》,《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5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12期轉載
《性別與認同:從五四新女性談起》,《身份、敘事與當代中國經驗》,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
《“啟蒙”、“革命”與民族主義》,《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6期
《自然之子——沈從文》,《語文建設》2009年2期
Women and Revolu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1927 Nationalist Revolution and its Literatur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Tao Dongfeng, Yang Xiaobin, Rosemary Roberts and Yang Ling, Newcastle upon Tyne, UK: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09
《五四社交公開運動中的性別矛盾與戀愛思潮》,《現代中國》第10輯,2008年1月
《女性與革命:以1927年國民革命及其文學為背景》,台灣《政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7年12月;《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10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2期轉載
《釋校粗疏自檢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2期
《晚清女權話語與民族主義》,《勵耘學刊》第5輯,2007年11月
《2004年現代文學研究綜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1期
《母語還是翻譯》,《華文文學》2006年第1期
《“走出”之後的“返回”》,《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五四關於女性“解放”的話語——以《終身大事》和《傷逝》為例,台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國文學“現代”之起點——兼論“20世紀中國文學”概念的歷史意義》,《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期
《生命的微光,人間的智慧——談李霽野的散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2期
《敘述的修辭性與魯迅的女性觀》,《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
《歸隱派與名士風度:廢名、沈從文、汪曾祺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0期轉載。
《回到現場,重構歷史》,《讀書》2005年第6期
《閱讀札記》,《芙蓉》雜誌2004年第6期
《破碎的語言,“現代”的焦慮》,《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1期
《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反思》,《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逃禪與脫俗:也談蘇曼殊的“宗教信仰”》,《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清末女權:從語言到文學》,《文藝爭鳴》2004年第2期
《20世紀國中國的女權話語與文學中的女性想像》,《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孽海花>:新舊文學之間的大橋樑》,《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
《蘇曼殊與五四浪漫文學》,《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40——70年代文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筆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2期
《林紓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新華文摘》2003年第4期轉載
《沈從文的“反現代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2期,133-150頁
《晚清與五四文學的國民性焦慮(一)——梁啓超及晚清啟蒙論者的國民性批判》,《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10期
《從曾樸到李劼人: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現代模式的形成》,《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6期
《“新”之啟蒙與公眾輿論——論晚清新小說的價值》,《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4期
《晚清與五四文學的國民性焦慮(二)——晚清新小說批判國民性母題的形成》,《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1期
《晚清與五四文學的國民性焦慮(三)——魯迅國民性話語的矛盾與超越》,《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2期
《從“譴責小說”看文學研究的亟待突破》,《河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域外小說集〉與周氏兄弟的新文學理念》,《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4期
《〈孽海花〉與中國歷史小說模式的現代轉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4期
《林紓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4期,1-28頁
《二十世紀文人的邊緣化與文學“遊戲”說的產生》,《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5期
《林紓與新文學》,《中華讀書報》2001年2月21日
《晚清小說現代性一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4期
《文明的追慕與質疑——20世紀中國文學文本的一種解讀》,《文藝爭鳴》2001年6期
《“五四”的困境與新文學的歷史描述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2期
《現代以來的女權主義敘事》,《文藝報》1999年3月11日
《傅斯年的科學主義與現代史學》,《文藝報》1999年7月15日
《聞一多人格精神的兩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4期
《由郭沫若對現代中國個性主義思想的反省》,《郭沫若與東西方文化》,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抒情化小說藝術境界論》,《學術月刊》1998年7期
《小說的抒情化與語言的本體性變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3期
《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4期
《非表現的表現——五四浪漫小說藝術批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2期
《〈白夜〉與賈平凹的人生止境》,《中華工商時報》1995年11月21日,《文藝報》1996年2月2日轉載
《人性的悲憫與文化的反省——評王安憶<我愛比爾>》,《作品與爭鳴》1996年10期
《情無盡,長歌音不絕——〈傷逝〉語言的音樂特質》,《魯迅研究月刊》1996年5期
Wat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ume 27, Fall 1993,No.2,Bowling Green, USA
《李劼人長篇小說藝術批評》,《文學評論》1990年3期
《莫言小說的價值與缺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1期
《巴金創作中的女性崇拜》(第一作者),《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2期,
《李劼人與法國現實主義》,《學術之聲》第4期,1988年

獲獎情況

· 論文《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獲全國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一等獎。
· 專著《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獲2004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 專著《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抒情傾向》,199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 199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勵耘教學三等獎。
· 2004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師獎。
· 199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