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昌

楊立昌

楊立昌,男,1971年生於河北省深州市,自幼隨著名畫家趙金鴒學習繪畫,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衡水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深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品:《嬉春》、《晨歌》、《仁智之樂》、《有朋自遠方來》、《今兒個真高興》、《冷月》、《寒塘秋色》、《綠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立昌
  • 外文名:Yang Licha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深州市
  • 出生日期:1971年6月
  • 畢業院校: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嬉春》、《晨歌》、《仁智之樂》、《有朋自遠方來》、《今兒個真高興》、《冷月》、《寒塘秋色》、《綠風》等。
  • 藝術風格:中國畫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群體展覽,公共收藏,主要作品,出版物,人物評價,

藝術風格

一、古法新風類作品。多年臨習、研究傳統工筆畫,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進行了畫面虛實、節奏及色彩的探索與改變。如:《晨歌》、《對語》、《晨曦》、《臨風圖》、《綠蔭圖》、《清風》、《野色呈秋》、《醉秋》等作品,運用大的虛實關係的處理,使得畫面節奏感加強,為畫面增色不少。再有《倩影》、《清風徐來》、《田園小趣》、《曉霧初開》等作品,則是採用滿畫面施以統一主色調的方法,使畫面顯得新穎、別致,富有情調。
二、中西結合類作品。此類作品以《冬韻》、《寥廓江天萬里霜》、《秋歌》、《秋色正濃》、《賞秋圖》為代表,適當吸收了西畫的光影效果,使得畫面更加厚重、堅實,增加了畫面張力。另外,生活當中擷取的素材如玉米秸、玉米茬子、玉米苞等直接入畫,也使得畫面頓生了濃濃的鄉情與親切。
三、版畫效果借鑑類作品。如:《園林小趣》、《閒逸圖》、《秋戀》、《秋韻圖》、《秋之韻》,以及《蒸蒸日上》、《金風》、《蕉蔭圖》等作品很明顯借用了版畫的色彩歸納、凝練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此外《暢遊圖》則借鑑的是淺浮雕鑲嵌式的效果,也不失為創新的一種形式。

藝術履歷

群體展覽

藝術家群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00年7月
首屆敦煌國際書畫藝術大展,敦煌
敦煌,中國
1999年9月
作品《仁智之樂》與《有朋自遠方來》雙雙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書畫大展
曲阜,中國
1999年9月
作品《今兒個真高興》入選河北省美協主辦的祖國頌——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河北省美術、書法、攝影展
石家莊,中國
1996年9月
作品《嬉春》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孺子牛杯”全國書畫大展
北京,中國

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冷月》
敦煌美術館收藏
甘肅,中國

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寒塘秋色
楊立昌
寒塘秋色
寒塘秋色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秋韻
楊立昌
秋韻
秋韻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晨歌
楊立昌
晨歌
晨歌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冬韻
楊立昌
冬韻
冬韻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金秋
楊立昌
金秋
金秋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金秋
楊立昌
金秋
金秋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秋意
楊立昌
秋意
秋意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江天秋色
楊立昌
江天秋色
江天秋色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蕉蔭圖
楊立昌
蕉蔭圖
蕉蔭圖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秋風依舊
楊立昌
秋風依舊
秋風依舊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作品集:

出版物

藝術家發表作品
發表時間
發表作品
出版社
2013年2月9日
作品《寒塘秋色》
發表於《美術報》
2012年2月18日
作品《欲落枝頭》
發表於《中國書畫報》
2012年2月11日
作品《清風送香遠》
發表於《美術報》

人物評價

寧靜致遠 天道酬勤——《楊立昌工筆畫集》序
也許是天性使然,也許是受到了我的影響,楊立昌自幼便對繪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性情內斂,不善言辭,但他這種沉靜的性格也正適合選擇畫畫的職業,他心無旁騖,除了畫畫以外,再無其它嗜好。自幼塗鴉堅持至今,已跨越了四十多個春秋。
由於少年時期打下的基礎,當年他順利地考入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使繪畫基本功更為堅實,畢業後即步入了創作之路。多年來在中國美協及各級、各類畫展中多次入選及獲獎,在諸多的新聞媒體中也被廣泛報導並發表了大量作品。
國畫分寫意與工筆兩大類,寫意畫簡約豪放,用筆凝鍊、概括,不乏有一揮而就的作品;而工筆畫造型細膩、準確,三礬九染也是常用的技法,完成一幅作品頗耗時日。然而,楊立昌選擇的是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的後者,且樂此不疲。
縱觀楊立昌的作品,大致分為三類:
一、古法新風類。多年臨習、研究傳統工筆畫,使楊立昌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但是,“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意識也牢記心頭,他清楚地認識到:完全照搬前人必入千人一面的俗流,在茫茫的畫海之中翻不起一點兒浪花。於是,他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進行了畫面虛實、節奏及色彩的探索與改變。如:《晨歌》、《對語》、《晨曦》、《臨風圖》、《綠蔭圖》、《清風》、《野色呈秋》、《醉秋》等作品,運用大的虛實關係的處理,使得畫面節奏感加強,為畫面增色不少。再有《倩影》、《清風徐來》、《田園小趣》、《曉霧初開》等作品,則是採用滿畫面施以統一主色調的方法,使畫面顯得新穎、別致,富有情調。
二、中西結合類。此類作品以《冬韻》、《寥廓江天萬里霜》、《秋歌》、《秋色正濃》、《賞秋圖》為代表,適當吸收了西畫的光影效果,使得畫面更加厚重、堅實,增加了畫面張力。另外,生活當中擷取的素材如玉米秸、玉米茬子、玉米苞等直接入畫,也使得畫面頓生了濃濃的鄉情與親切。
三、版畫效果借鑑類作品。如:《園林小趣》、《閒逸圖》、《秋戀》、《秋韻圖》、《秋之韻》,以及《蒸蒸日上》、《金風》、《蕉蔭圖》等作品很明顯借用了版畫的色彩歸納、凝練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此外《暢遊圖》則借鑑的是淺浮雕鑲嵌式的效果,也不失為創新的一種形式。
積矽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楊立昌以幾十年之勤奮躋身優秀中青年畫家行列,可喜可賀!我認為:他筆耕不輟、一以貫之,多年來積蓄的藝術能量爆發即在來日。最為可貴的是,能抱定求新求變的創新觀念,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路徑,逐步形成更具鮮明的藝術特色與自家風貌!
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作者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