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聚元號”弓箭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0多歲的楊福喜是“聚元號”弓箭的第十代傳人,也是唯一的傳人,新近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聚元號”弓箭鋪有近300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家完整保存傳統弓箭製作技藝的弓箭鋪。清朝乾隆時期,“聚元號”弓箭因其精準的力道、細膩精緻的畫活兒(弓箭裝飾)成為皇家御用弓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福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主要成就:“聚元號”弓箭的第十代傳人
- 代表作品:聚元號
- 性別:男
簡介,工藝介紹,傳承發展,恢復聚元號,鳳凰涅磐,交流中互補,傳承中的緊迫感,
簡介
在近代火藥武器問世前的漫長歷史中,弓箭一直是起著決定性的武器。清朝更是以弓馬得到了天下。
現在北京東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在明清時代,曾會聚了40多家製作經營弓箭的店鋪,被人稱作弓箭大院。弓箭大院裡曾經有一家赫赫有名的老鋪子名為聚元號。時過境遷,我們費勁周折在北京朝陽區一個簡陋的小院裡,找到了聚元號,也是弓箭大院惟一的傳人楊福喜。楊氏的聚元號弓箭,更是曾在國際上獲過大獎,也曾作為禮物送給毛主席。而隨著時光飛逝,社會變遷,到現在,能夠完整保留傳統弓箭製作工藝的,目前所發現的只有剩下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北京聚元號弓箭鋪。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從“后羿射日”的傳說到各朝將弓箭射禮作為中國傳統的六藝之一,無不體現了弓箭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其實不僅是中國,在近代火藥問世以前,弓箭在世界各國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聚元號”創建於1720年,曾是清朝的皇家御用兵工廠,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楊端林以40元大洋的價格接手了“聚元號”,成為了“聚元號”的第八代傳人,從此“聚元號”便開始在楊家人手裡傳承。
楊福喜的祖父楊瑞林(1884—1968年),早年隨其堂兄(“全順齋”的掌柜)學習弓箭製作手藝。到二十多歲時,已是弓箭行業中較有名氣的師傅,這時執掌“聚元號”的第七代店主王氏整天過著奢靡的生活,根本無心經營店鋪,最終因為吸食毒品而搞得山窮水盡,決定以40大洋的價錢出讓。原來的制箭師傅沈文清,楊瑞林好朋友,在得知“聚元號”要出讓的訊息後找到了楊瑞林,終於在親友幫助下成為“聚元號”的第八代店主。
楊瑞林接管“聚元號”後,增加了如:弩弓、彈弓、彈弩、袖箭、匣箭、箭槍等新品種,使“聚元號”增色不少。他還採取先進的經營方法,吸引了大量外國商人購買弓箭。“聚元號”的弓箭從此遠銷海外,並於民國初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楊瑞林一家人的勵精圖治,使得“聚元號”的生意逐年興隆,成為解放後碩果僅存的幾家弓箭作坊之一。
但是由於一些歷史原因,1957年,“聚元號”便停止了製作弓箭,而是改做木工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98年,“聚元號”的第十代傳人楊福喜承襲祖業,重新執掌“聚元號”,他成為了當今中國傳統弓箭的唯一傳人。
工藝介紹
聚元號的楊福喜師傅介紹了一些傳統弓箭的製作常識,這是很令人大開眼界的事情,特別是當看到一堆堆貌不驚人的原材料,逐漸成為一件工藝化的作品的時候。傳統弓箭,是竹胎,面向射手的那一面是貼上牛角的,外側那一面敷上牛筋,弓身在沒有上弦的時候,彎曲成一個外翻的弧形,故而稱為反曲複合弓。有點像中藥製作,原料必須是地道的。做弓胎的竹子產自江西,風乾都在一年以上;牛角需要用湖北產的水牛角,每張弓要用兩隻,而且需要長度在60厘米以上,這樣大的牛角已屬難得了;牛筋選用水牛的背筋,風乾之後,潤濕,再用手工砸,然後一點點撕開,成為細絲,這是一個非常費功夫的活,俗話說“好漢子一天撕不了四兩筋”;弓弰用的是榆木,需要用專用的工具加工成合適的形狀,然後和弓胎粘接在一起,完成複合弓的基本結構。粘接工作用的是動物膠,也是天然材料,早先是魚鰾膠,後期是豬膘膠,原先在弓箭大院有專門的師傅做膠,現在只能全部自己熬膠。製作中還有很多專用的工具,例如錛子(製作弓弰)、壓馬(特殊的操作台)、線車子(纏線用的)、弓挪子(彎弓形狀專用)、箭桿刨、弓弰模版等等十餘種特殊工具,至於常見的斧子、鋸子更不必說了。基本工序是從彎竹胎開始,勒望把(弓的手持部分)、插弰子、彎弓、勒角面(磨牛角成幾毫米厚的角片粘到弓上)、鋪筋、做弰頭、做望把、上板凳、繃弦等等,以上為“白活”,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無法一一描述了,整個弓做下來足可以看得眼花繚亂的,工藝雖然簡單,據楊福喜師傅說,老年間留下來的一些做法和工具確實是非常好,自己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辦法來改變,畢竟,聚元號製作弓箭已經300多年的歷史了,十幾代工匠,不斷發展這門手藝,已經臻於完善和成熟,其間很多細節不親自操作,肯定是眼高手低,看是看不會的。
弓體成形之後,就是“畫活”的步驟了,對弓體進行精加工,打磨和拋光,貼上防潮的樺樹皮,弓箭最怕受潮,樺樹皮的防水性能相當好。用軟木紙包纏望把,用鯊魚皮或者蛇皮包纏工弰,弓身上貼上吉祥圖案有點像,什麼“平升三級”“福如東海”之類的,上漆之後即為成品了。弓弦是用線做的,用纏線器做出來很結實,還可以做成彩色的;箭桿用的是特產的一種“六道木”,這種木很直,粗細很合適做箭,箭頭用金屬,很尖銳,箭桿插在箭頭裡。為了保證箭的飛行穩定還要用到羽毛植入箭桿,早先是鵰翎,現在只用鵝毛了。做一支箭,也有很多工序,所以箭的成本也高,古代打仗都是儘可能反覆使用的。
傳承發展
恢復聚元號
1998年,楊福喜時年正好40歲,那個時候,他下了一個決心,就是重新將“聚元號”弓箭做起來。談到“聚元號”的重新開張,楊福喜是這樣說的,“那時我父親已經70歲了,人生70古來稀,我怕再不做這件事就來不及了。”那個時候的楊福喜就開始有了一種危機感,因為他知道再不好好學習這門傳統手藝,這門中國傳統手工藝將面臨在世間永遠消失的危險。
1998年6月6日,沒有任何隆重的開張儀式,楊福喜和父親在自己家裡開始重新做起弓箭來了。說起接過這項手藝,不如說是接過了一項傳統文化的“種子”;楊福喜覺得它有很強的不可抗逆性,他說:“我只能是做弓箭的,這是注定的,我為弓箭而生。不管此前我經歷了什麼,最終我還是只能回歸到弓箭上來。”
在開始做弓箭之前,楊福喜和他那一代的所有人一樣,經歷了時局的變化。他下過鄉,到農村插過隊,返城之後便在一家化工廠當工人。雖然在那個年代當工人是一件很榮幸的事,但是,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1992年國企改制,楊福喜便成了第一批下海的商人。
然而,楊福喜的第一次下海並不成功,以至於不得不放棄。那時,因為對弓箭製作懷有極大的興趣,他選擇了做和弓箭有關的娛樂項目,可是由於經驗不足,他到處碰壁,等撞得幾近“鼻青臉腫”之後,不得不放棄。為了生活,他開起了計程車,在計程車司機那個方尺之地,一坐就是5年。
雖然在開計程車,但是楊福喜心中還是沒有忘記弓箭,所以計程車的契約到期後,正好他的一個堂兄找到他,讓他把製作“弓箭”這件事做起來,並給他很大的幫助。楊福喜覺得時機也成熟了,就馬上著手並操持“聚元號”重新開張。在這一點上,楊福喜很感謝他的家人,他說:“因為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可靠的保障!”
鳳凰涅磐
“聚元號”是重新做起來了,但一開始的艱難卻是超出了楊福喜意料。由於當時傳統弓箭並不受關注,也很少有人知道,因此,前來購買弓箭的人很少,幾乎不足以支撐楊福喜的日常生活,有那么一段時間,“聚元號”差點就要做不下去了,但楊福喜想盡辦法,維持著生計,期望儘快出現轉機。
“聚元號”真正的轉機是在2003年以後。當時,中國科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儀德剛正好做一個有關中國古代弓箭的論文。為了完成這篇論文,他找到了楊福喜,並在“聚元號”待了8個月,最終寫出了他的博士論文,並成為了中科院的獲獎論文。文章發表以後,“聚元號”的生存得到徹底的轉變。僅三個月時間,楊福喜將積壓的80多套弓箭全部售罄,並且從原來供大於求一下子轉變為供不應求。但那一段時間裡,購買弓箭的人必須提前訂貨,不然根本買不到。從開始的提前3個月下訂單,到後來至少要提前一年下訂單,現在他們每年都有接不完的訂單,並且遠銷全世界三四十個國家。至此,“聚元號”徹底走出剛開始時間段的困境。
對楊福喜來說,儀德剛對自己的幫助還不止於此。正是儀德剛的建議,“聚元號”申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5月23日,“聚元號”成了第一批通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楊福喜試射自己製作的傳統弓箭
交流中互補
楊福喜的弓箭不僅讓國內的弓箭愛好者如獲至寶,同時也受到許多外國友人的青睞。目前,有些國家還允許狩獵,並要求狩獵的第一個月只能用弓箭打獵,所以,許多外國友人不僅將弓箭當作藏品收藏,還將其買來當狩獵的“武器”。楊福喜說:“目前來購買弓箭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差不多是一半對一半。除了有外國友人來購買,每年還參加中外傳統藝術的交流活動。目前韓國、日本的傳統弓箭製作手藝與產業都比中國繼承得要好;在韓國,像我這種手藝的繼承者至少都有五六家,但在中國,卻只有我一個!”針對目前國內外的現狀,楊福喜無奈地說。在每年的中外交流活動中,楊福喜都會和同行業中的人進行廣泛的交流,將中國傳統弓箭介紹給外國人,並且也學習國外的相關傳統手藝。他說:“韓國和匈牙利在製作傳統弓箭方面與中國傳統幾乎是完全一樣的,目前,韓國是繼承得最好的,因此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他們的傳承經驗。”
現在楊福喜已經不需要擔心弓箭銷不出去了,反而是訂單太多,他根本忙不過來,近兩年,他還收了兩個徒弟。楊福喜說,中國傳統弓箭是純手工製作的,不像現代弓箭那樣可以批量生產,因此,目前他還不能太大量地生產,一年也不超過100套。“現在有很多交流場合我都不敢參加,因為單子接不過來,推辭了很多客戶。”談起現狀,楊福喜如此說道。
顯然,這樣的情況,讓他很高興,因為有很多的人來關注中國傳統弓箭了,同時,他又很擔憂,因為以他一個人的力量,延續或傳承這個傳統文化寶物,實在是太難了。
傳承中的緊迫感
談起傳承傳統弓箭的事情來,總不能忘記了製作。在與楊福喜交談中了解到:傳統弓箭的製作總共需要200多道工序,十分繁瑣,因此,沒有極大的耐心是做不下去的。所以,在尋找傳承人這方面楊福喜很是擔心。現在他已經收了兩個徒弟,還好他們學得不錯,自身也有興趣。更讓楊福喜欣慰的是他大學畢業的兒子願意來繼承他的事業,現在正跟著他學習全套的手藝。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萬事大吉了,眼前面臨的更大的問題就是原材料的稀缺。
談到製作弓箭的原材料,楊福喜說:“牛角的好壞是決定一張弓質量好壞最重要環節,也是整張弓的靈魂,而能用在弓上的水牛角得需要5-6歲的水牛角,現在市場上的水牛一般都沒到這個年齡就被屠宰了,所以現在能用的水牛角並不多,我有時都害怕有一天再也找不到這么長的水牛角了。”
但是,畢竟水牛在南方還是大量養殖的,而且用來耕地的水牛通常也能達到這個年齡,所以水牛角還並不是楊福喜最擔心的。楊福喜最擔心的是製作箭尾的羽毛。箭上的翎毛不能用一般的羽毛,最好是用鵰翎,或者是貓頭鷹、大雁、天鵝的翎毛。然而,現在這些動物都屬於國家的保護動物,根本不可能再從打獵獵物身上獲得這些材料。迫不得已,楊福喜在試驗眾多鳥類的羽毛後,選擇了用鵝毛來代替。但是,鵝毛也不是什麼鵝毛都可以的,還必須是歐洲品種的鵝毛,才能達到基本的效果。所以目前羽毛的奇缺給楊福喜壯大傳統弓箭製造業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對於這種傳統行業,如果想要發展壯大,必須要得到國家的政策支持,否則根本不可能發展壯大。”關於“聚元號”的長遠發展,楊福喜如是說。
從楊福喜的內心來說,是希望傳統中國弓箭在自己這裡得到發揚,但同時,他更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原材料的奇缺已經讓很多傳統手藝失傳了,但他不希望弓箭製造這門傳統技術也走上這條道路。